当前位置: 首页 > 班主任工作 > 情感投入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效应

情感投入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效应

2010年01月25日 00:00:00 访问量:3091

     我们现在面对的学生,在物质上普遍得到了满足,可在情感上,却是比较空虚,和家长、老师之间缺少必要的心灵沟通,与同学、朋友之间缺少深层次的交往,亲情、友情离他们很遥远。可以说"与众不同"的学生受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变得自私、目中无人,唯我独尊、唯成绩是问等消极的社会性情感逐渐膨胀。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作为育人者的班主任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要创设一定的环境,抓住一定的机遇来孕育感情培养的氛围,从而使学生成长为具有丰富情感而全面发展的人才。可以说情感不仅在人们的心理活动中具有广泛的影响,而且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和实践活动中,尤其在班主任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讲,情感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效应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情感能增强班主任的角色魅力

     教育心理学认为,教育者的个人威信与教育效果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一致性。因此,班主任在学生中享有较高的威信,是搞好班级工作和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和保证。班主任要用自己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人生阅历,精湛的业务素质,做学生成长路上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班主任不仅要把自己扮成严师的角色,而且还要扮演好"管如严父,爱如慈母,亲如朋友"的三重角色,做到以心换心,以诚对诚,寓理于情,以情动人,学生的崇敬之情便会油然而生。

 二、情感能增加班主任教育的可信度

     面对不听话的学生,班主任应该用真挚的情感去弥补学生心灵上的创伤,深入了解学生,从关心学生成长入手,教育学生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这样,在融洽的师生情感中,学生自然会把班主任的批评看作是对自己的爱护,把班主任的表扬看作是对自己的鼓励。从而引起情感的共鸣,自觉把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转化为自己的心理定势和良好的习惯,收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三、情感能形成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一个班几十个学生,他们的情绪、气质、意志、兴趣和爱好不尽相同。如果每个人都我行我素,各行其事,班集体就成了一盘散沙。 遇到这样的班级,班主任如能用真诚的情感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富于同情心,就会受到学生的爱戴,就能沟通师生之间的心灵,学生就会亲近班主任,从而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信任的桥梁,学生把班主任当做可以依赖的人。这样,学生也乐意和班主任推心置腹地谈思想、谈学习、谈生活,心就会往一块儿想,劲就会往一处使,形成一个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班集体。

四、情感能提高班主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如果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只晓理,不动情,干巴巴的说教,枯燥乏味,学生听起来昏昏欲睡,毫无兴趣,甚至反感。这样的教育方法不可能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情感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具有很强的感染作用。因此,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运用情感的感染作用提高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如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学生的情绪往往是被动的、不稳定的,这时班主任表现出冷静沉着、坚定自信,就能稳定学生的情绪,并能给学生以极大的鼓舞力量。我们由此可以看到,班主任情感的感染力多么重要。

五、情感能激励差生不断向好的方向转化

     任何一个班集体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差生。转化差生工作是一项复杂、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要教育和转化差生,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必须用真挚的情感,从尊重其自尊心入手,以唤起他们对所犯错误的自责和悔恨,使他们从痛苦自卑中解脱出来,激发其要求上进的动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把好的品德、好的行为、好的学习成绩保持下去,不断向更好的方向转化。学生对班主由敬生畏,教育者的个人威信就会树立起来,教育效果就会得以提升。

     记得有位班主任曾写过这样一篇文章:将你的手搭在学生的肩膀上。的确,班主任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就是一种情感的投入,它将拉近你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产生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并将在威严和亲近之间搭起一座桥梁,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渴求平等是每一个人的基本心理诉求,学生也不例外。处在成长发育期的学生甚至于更渴望师生之间的平等。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一方面对自己的成长发育而欣喜,一方面又对周围发生的一些人和事感到困惑,而且充满了对成人生活的向往。在这种关键时刻,老师的一言一行就显得特别重要了,往往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都有可能使学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每一个学生都非常在乎老师对他的感觉,一句发自内心的赞美,可以让学生兴奋无比;一句严厉的批评,可以让学生茶饭不思。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可能带给学生的是一种全新的感触。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情感,多给学生以关爱,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当学生遇到心烦的事时,我会成为他忠实的听众和不错的谋划者,让学生觉得我是一个能让他信任的人。  

    人们常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我们班主任也要学会模糊教育的方法。在学生的有些问题上采用模糊教育的方法有可能比其他任何方法都有效。学生的心理毕竟向往进步的多。模糊一点,说不定就是给了他一次自我反省、自我改正的机会。"点到为止",用含蓄的责备方式对一些犯错的学生已经足够了,没有必要当着很多同学的面给他们难看。而这恰恰就是模糊教育的方法。采用这种模糊教育的方法保护了学生的面子,其实就是保护好学生脆弱的心灵,但不等于不要孩子知错认错,我们可以给他们一种暗示"仅此一回,下不为例"。保护学生面子,有时不仅不妨碍学生改错,反而促使学生更好地改错。因为这也是一种情感投入。"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情感效应在学校的班级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新课程背景下班级的有效管理,班主任就应该关注学生生命的发展,让班集体成为生命与生命交相辉映,心智与心智相互碰撞的幸福家园。要达成这一目标,靠的不是一朝一夕情感交流,而是需要一定的情境氛围,长期的情感积累,使每一个班集体成为孕育情感、形成情感交融的广阔天地。

编辑:网校客服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联系地址: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东昌西路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