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手记 > “课标”之我见

“课标”之我见

2012年06月20日 00:00:00 访问量:1070

课标是方向,如果方向错了,你永远达不到目标。

课标者,课程之标准,教学之方向。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我们的教学要坚持以“人”为本,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优势,将科学探究与创新实践作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在积极主动地学习过程中,将获取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化为理解理论知识、进行科学探究、参与实践创新的过程。
  在新教学理念的支配下,作为地理教师,我们怎样才能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尊重学生个人的感受,一改以往地理教学孤立,封闭,僵化的局面呢?
  首先,改变观念,树立全新的人才观。
  课堂教学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创新精神是“新课标”赋予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教师就应该激活学生的情感,营养学生的德性,并用自己的航标之灯,去照亮学生的希望之路,使他们的心灵世界也通明透亮。孕育着这样的心灵,一切美好的事物才能从外部走向内部,从客体走向主体,一句话,才能内化为学生的素质。
  其次,创设情境,轻松学习。
  《新课标》更重视地理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强化语言实践便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的能力,其主要途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一个成功的教育工作者,他能够和谐地把读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既能让学生充分阅读,又能有效发挥教师的指导阅读的作用。我认为,教师的指导作用在乎如何拓展
地理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在乎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感受课文描述的情景。
  再次,尊重学生,培养探究性学习。
  新课标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供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又有一个疑问:什么是真正的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多年来一直倡导树立正确的教材观,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既课堂教学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跳出教材版本的限制,灵活驾驭教材的课确实不多,而能打破教材的内容束缚,密切联系实际真正做到时代性和生活性。如果认识到此为止,地理就可能陷入“纯工具论”的误区或“工具理性主义”的泥潭。只是工具,就可以因为某种需要而转换职能、失却本我,嬗变为和其他工具等同的工具,地理就异化了。
  
地理作为工具,是和人、人的生命,具体的人、社会历史的人紧紧地联在一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离开了人,地理就不复存在,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地理离不开人,它富于人性、包括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地理为个体的人所掌握,又显示个性、具有灵性,是智慧之泉,是创造之源。地理反映社会历史的变迁,积淀社会文明的精粹,散发民族文化思想的光辉。因此,地理又是民族之根、国家之魂。
  综上所述,
地理课程的人文性、是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在地理课程中的体现,是依托“文”来体现人的人生观、审美观、价值观的课程。因此,地理教学过程就是工具性、人文性统一的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激发人的生命力、创造力的过程,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生命运动的过程。

编辑:网校客服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鲁ICP备09061301号-1
联系地址: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东昌西路37号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