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手记 > 对高效课堂的几点认识

对高效课堂的几点认识

2012年06月20日 00:00:00 访问量:1294

作为文化知识教育一个环节的“高效课堂”是在素质教育深入落实的大形势下,被我们热议的一个老话题。实施素质教育是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打好教学攻坚战也是学校和教师的使命。两者并不对立,并不矛盾。素质教育是从宏观层面的塑造,需要建构在文化知识基础教育之上;文化知识教育本身就是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需要升华,需要延伸。在当今社会形势下,把素质教育搞活、搞火、搞好,文化知识教育是一个基本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把文化知识教育搞好的方法、形式有很多,“高效课堂”是主阵地,主抓手。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对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为什么要建设高效课堂

当前很多学校倡导实施的“高效”“自主”课堂,具有十分深刻的社会意义。首先,它是目前实施素质教育对学校教育尤其是课堂教育环节提出的任务和要求,是时代的必然,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是我们自身的必需,是不得已为之的无奈。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很多突出问题。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低效率,或者说是无效有时候甚至是负效的现象和问题教学成绩伴随着太多的社会因素,承载着太多的社会压力,使得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在埋头使劲拉车的时候,渐渐失去方向感,越拉越沉,越走越难。课堂教学的真谛也渐行渐远。

1、目标单一 不重责任

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课堂教学越来越偏离其教育本质,趋于简单化。现在很多情况下课堂教学就是为了考试,其就是要提高成绩。只要成绩好,一俊遮百丑;只要能提高成绩,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可以让步,学生身心健康育可以放弃。时间上可以放弃,空间上可以让步,评价上可以处理。总之,一切为了成绩,一切服务于成绩。教师为考试而教书,学生为考试而学习,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严重缺失。修身养性、为国为民的主题不存在于这传道、授业、解惑之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胜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只是一首词句… …

2、手段单一  不重方法

由于目标评价的单一性,老师和学生的课堂教与学也变得简单教师以考代教、促学;学生以背代思、以练促悟,时间抓紧了落实抓好了,一切都OK。在某些文科课程中,老师不讲课,学生狠背书,照样可以考得好。课堂无需审美,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人文性无从谈起。这样带来的结果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严重缺失。课堂粗放经营,效率事倍功半。学生学习的兴趣、效率低下,,更为严重的是学生身心疲惫,学习效率低下,甚至不想学习,厌恶学习,现在学生较为普遍的心理状态是:最不想上的是文化课,最累的是做作业,最怕的是考试,最想的是睡觉。

二、什么是高效课堂

首先要明白的是,高效课堂的评价主体是谁?是老师还是学生?回答起来不难,难的是如何在实践中予以贯彻。“高效课堂”的“高效”应该落脚在学生上。也就是说评价的标准应该是看一堂课之后学生学到什么,学得怎么样,是怎么学得。即若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培养方面,受益大,则课堂教学的效率高,质量也就越好。

关于课堂的高效率应该有两个部分、两种解释,即直接效率和长远效率,直接效率是学生当堂课程所应实现的教学目标,即知识、能力方面,他的检验尺度是教学成绩;长远效率是指课程的教学价值,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培养,他的检验尺度应该是学生个人、社会甚至是时代。这两者本身之间有着深刻的联系。我们到底想要哪种效率?这也是一个必须面对并且要做出选择的一个问题。当然这两个问题并不是截然对立的。这两者之间完全可以实现共赢。

还要弄明白高效课堂的出发点高效课堂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也就是高效课堂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中小学时期作为教育的基础阶段,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技巧和学习习惯,培养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简单点说就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长远发展而奠定基础,他的评价不是“立竿见影”的。甚至可以说,中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教育最纯真的绝对贡献期因此,不能直接、表面地要求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成绩。进一步说,课堂教学目标不仅仅是提高成绩,教学活动不只是为考试服务教师不只为考试而教书,学生也不只为考试而学习。教师应该有效利用课堂教学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通过学科教学来满足学生成长过程中最需要获得的、最有价值的东西。简而言之,“高效课堂”要处处体现“努力使学生肯学、想学、学会、会学和立志学”这一指导思想。

三、怎么样构建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可以分解为课堂高效率和学习高效益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的实现主要是从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地位两方面展开的。

第一个方面,关键就是要求老师做好“导演”。师生上一堂课就像是共同演一出戏。老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导演要把剧本、道具、场景等准备好,演的好与坏关键在于导演帮助演员在角色方面的理解和投入。

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要达成新课程三维目标,就要将三维目标有机结合在一起。应该是老师在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原有的经验等基础上,将教材理论知识呈现给学生,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自学、整合、归纳。然后老师指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并通过实际问题对理论知识进行再认识。在此过程中,老师应注意渗透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技能和学科思想观念。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反复推敲中,用到的就是老师“导”的学科思维方法和技巧。这样学生对社会生活和实践有了更充分的认识,体会到了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愉悦,从而逐步形成了学科思想观念。因此,我认为老师“导”的关键是在如何帮助学生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认识理论,并从中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升华,也就是老师要做好新课程三维目标有机结合和联系的中间纽带作用。

第二个方面的学习高效益主要是指学生学习的高效益,这个目标是我们自始至终都在追求的。他归结起来是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完全、充分、准确实现的问题。学习主体地位的实现,对于学生来讲是一个“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问题,学习兴趣是热还是冷?学习态度是否严谨、端正?学习方法会不会,巧不巧?这是学习取得高效益的前提和关键。这对老师提出的要求是,做好引导、调教和检验。简单点说,就是做好“保健医生”,刚接过手的时候,要认真把脉、弄清病因,在合作过程中要对症下药,标本兼治,他的最终结果是使机体回复活力,还要使病人自己能够“因病成医”,能够自我保健。

编辑:网校客服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鲁ICP备09061301号-1
联系地址: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东昌西路37号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