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手记 > 关于语文“回归”的几点看法

关于语文“回归”的几点看法

2014年07月14日 00:00:00 访问量:4926
 

肖雅蓉

之前,我们一行8人到临朐一中、昌乐二中、高密一中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学习交流,我在刘玉琳老师、闫广林老师的带领下,着重就三个学校的语文教学进行了学习交流。此行让我感受良多,简单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1、高一高二的语文课堂必须“回归”。

现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实际上是在“架空”学生。从高一开始,就做着“与高考接轨”的语文试卷,让学生尽览高中语文的各种题型。课堂上,文言文必讲,现代文挑着讲,自读文讲也不讲(实际是看也不看),每每学生字词写不好、课文背不过,老师们总有一句口头禅:“这个考试得考!”好像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心甘情愿”地去学语文。每到此时,我是心酸的,我多么希望学生是由衷地热爱语文!可是我们自己把语文课堂变得支离破碎,字是字、词是词,毫无“美感”,你让学生如何去爱她?

由此引出我要谈的“回归”,我们语老师要让语文课变得“语文”,给学生更多赏析经典的机会,把更多的课文以文章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语文即美。

2、语文试题必须“回归”。

要坚决杜绝学什么不考什么的现象。让语文试卷在某些题型上回归课本,真正做到“学什么,考什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

3、语文阅读课必须“回归”。

听、说、读、写,是语文学习的四项基本功。而我们现在的学生好像只有“听”做得比较好,其他着实不好说。学生普遍不会说、不敢说、说不好,不会读、没空读、读不懂,不会写、没思路、没素材。这样的语文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只有那个光秃秃的分数又有何用呢?况且在这种学习氛围下,语文很难出高分。

临朐一中的一位语老师说:“开设阅读课,开几节都不为过。阅读这个东西,在高一很难看出效果,可到了高三效果就一下子出来了……”对此我深表认同。其实这种做法才是真正符合语文学科的学习规律的。“积累”,以量变来促质变。

4、大语文环境必须“回归”

记得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叫做“生活即是语文”,而走进那三所学校的校园,我切身感受到了这种观点。

郁郁葱葱的树木有清澈的文字相随,争奇斗艳的花朵有流淌的语言为伴。徜徉校园如同漫步诗海,怎能不让人心旷神怡!

班级文化“百家争鸣”,每间教室、每个楼层,处处可见古代经典、人生箴言;昌乐二中的教室外墙上更是给学生们铺展了一幅巨型文卷,让学生尽情发挥;各种语文活动缤纷多彩,读书人评选、诗歌朗诵会、古典诗词背诵会……应有尽有。

正是这种“大语文”环境的构建,才使得学生们学习语文游刃有余。

介于以上几点看法,我提出近期可实施建议:

1、各年级都利用好这次暑假,安排学生读一本好书。建议各年级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列出3——5个的推荐书目,同时可以给学生印制统一的读书笔记本,督促学生在假期做好读书笔记。

2、语文组抽出几名语文老师,利用假期筹划好开学的读书报告会,可以进行全校范围的“读书之班”、“读书达人”等评选活动,拉开我们语文阅读改革的序幕。

3、列举初中文言诗词必背篇目及高一必修课本必背篇目,要求学生在暑假认真复习背诵,开学可以组织一次“古诗文背诵大会”。

4、新高一、新高二年级可以以年级备课组为单位,利用假期做好开学后典型课文的新授课教学设计。设计应注重文本的整体赏读。

5、可以在各班抽选出语文学习热情较高的几名同学,进行语文专题的研究性学习,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能力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其对语文学习的认识。待开学可以选择研究成功的学生进行成果展示,以此鼓励参与者、带动未参与者。

6、对于语文课究竟应该怎么上、语文试卷究竟应该如何命题、语文阅读究竟应该怎样开设等问题,语文教研组长和各年级备课组长应该交流讨论,一旦达成一致即及时传达到每一位语文老师。

 

以上建议必定有不成熟之处,希望有机会和更多语老师交流探讨。最后说一句,语文即美。^_^  

 

编辑:网校客服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联系地址: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东昌西路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