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手记 > 关注情感 以情导学

关注情感 以情导学

2012年10月26日 00:00:00 访问量:1204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1世纪的小学语文教师如何“从旁指点桃源路,引得渔郎来问津”呢?
  用微笑关注“生成”
  有教育学者提出,要蹲下来看孩子,要以发展的眼光关注孩子,做到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这要求在课堂上教师要能于平凡细微处洞察学生波动的情感,以难能可贵的笑容来激励学生敢于表现自己,展示自我。在很多时候,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课堂里通常有很好的想法或是独特的见解,一站起来就会不知所措:有的缄口不言,有的欲言又止,有的声音微颤或是断断续续……一系列的胆怯表现显示出学生的不够自信。其实,孩子的思维犹如点燃的火把,只有在老师真诚的微笑中才熊熊燃烧。孩子有活跃的思维,常常会闪现出一个个“亮点”,课堂会有意想不到的生成,我们务必时刻关注。只有这样,学生的好奇心保护了,求知欲激发了,自主性和积极性才能得到肯定、发挥,生命的价值才能得到尊重、体现。
  用目光奠定“自信”
  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自悟自得的过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6单元中《钱学森》,是一篇感情色彩浓厚的课文,字里行间处处凝聚着对钱学森深深的敬意。在学生们交流“钱学森‘回到祖国’意味着他要放弃的是什么”这个问题时,有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搜集了一个资料:1964年,一个震惊世界的消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当时,我们的党和政府决定嘉奖科学家。同学们,你们猜猜,会奖励多少钱?”这名学生激情澎湃,我点头并向他投以肯定的目光。学生稍稍停顿后说:“100元哪!那个年代我们中国真是百废待兴啊!”此刻学生们自然而然地就体会到了语言文字的无穷感染力和魅力,从而主动的反复阅读,诵之于口,熟知于心,自主自得地读读、注注、品品、说说、评评,脑口手并用对教材进行主动的探究。这种参与学习实践的活动乃至切身的情感体验,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潜能,到阅读中不断发现“为什么”以及顿悟“原来是这样”。
  在新时代,语文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全方位开发学生的思辩能力和创造能力,在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发现和珍惜学生的创造灵感。眼中时常流露出欣赏的目光,这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技能可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适时点拨引导,形成能力
  广大教师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使教学生活之树常青常绿。这显示的勃勃生机中,蕴藏着许多教学理论的瑰宝。我们可以让学生按自己的程度,按自己的思路来提出问题,考虑问题,解决问题,教师从旁扶持、点拨。
  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及切身感受展开丰富的联想及想象,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阅读中抓住“暴跳如雷”、“闯进”、“狠狠一推”等词语,联系电影、电视看到的敌人横行霸道的场景,想象一下王母娘娘是什么样子的,理解起来就不难了。一个人的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运动的,无限的,如果把知识比作“金子”,那么,想象力就是“点金术”,能使知识活化,从而进行加工创造。
  在教学中,还要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老师不妨做一个节目主持人和引路人,让学生真正体现其主体作用。当学生思维“卡壳”时,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有如吃“自助餐”似的到文中去寻找答案,想读哪小节就读哪小节,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弄懂字词句的意思。由粗读到精读,由浅入深,越读越明白,越读越有味道,读到与作者思想感情产生共鸣时,随着他们理解的加深,不同的感受及想法也加深。
  在课堂上,让我们的学生兴之所至,情之所动,尽情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让我们的学生展开想象的双翼,挥洒昂扬的激情,撞击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具有个性的学习之路。
  课堂教学是学生为本的教学,这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策略;不仅是一种能力特征,也是一种人文精神。让我们一同来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信任学生,鼓励学生,使学生激情挥洒,焕发出光彩的生命活力。若学生学习如骏马驰骋在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阵地上,让我们教师来担当伯乐,在课堂上寻求突破点——学生学习情感,找“活”之源头,摘集星星之火,燃烧激情,追求有效。我们不要只把春天等待,要学燕子衔着春光飞来。

编辑:网校客服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鲁ICP备09061301号-1
联系地址: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东昌西路37号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