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第三中学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网校首页
学校概况
最新通知
基本简介
领导信息
机构设置
规章制度
学校荣誉
校园风光
联系方式
友好往来
规划统计
规划计划
统计数据
财务信息
预决算信息
采购信息
收费信息
招生录取
招生信息
录取信息
教育教学
教学信息
教材教辅
教研信息
教育教学
课题论文
教育资讯
高考资讯
教师管理
教师招聘
评先树优
教师管理
校本培训
教师手记
园丁剪影
名师风采
成果展示
教研活动
教师博客
学生管理
学生资助
评先树优
心理健康
综合实践
科技园地
才艺展示
小荷尖角
社团活动
家长学校
体育美育
体育评价
美育评价
劳动教育
学生管理
班主任工作
主题班会
班级风采
校园之星
校园安全
安全制度
应急预案
信息公开咨询
廉政教育
举报邮箱
投诉电话
理论教育
警钟长鸣
文明创建
校园新貌
从我做起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研信息
> 语文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语文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2012年10月26日 00:00:00
访问量:
3469
次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核心是教学的“效益”,即在班级授课中实现新课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落实的最优化。它包括教师有效地教和学生有效地学两个方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否有明显的进步成了各方面衡量老师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依据。由于有效教学关心的主题是如何使用恰当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而不是学生的发展,因此“把课本教好,让学生考好”成了不少老师在有效课堂中追求的终极目标。
制约语文有效教学的因素
一是教师只重视知识灌输而轻视学生的主体发挥。课堂活动的选择,设计和组织都是教师单方面决定的,学生缺乏积极、主动的语言技能训练,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仍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与此相关的师生关系表现为权威和服从。这种关系助长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消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削弱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经常是教师讲的兴致盎然,学生听的昏昏欲睡。可见,教师角色的独断而“权威”,单一而传统,使得学生只能成为课堂的“奴隶”,学习活动缺少自主、合作与探究。这是造成课堂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是很多教师只重视优等生的拔尖,而轻视学困生的发展。课堂本应该是每位学生智慧公平竞技的舞台,每个学生都平等地享受各种教学资源,都有自我发展的强烈欲求。但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心中往往只有优等生,而把学困生被置于不为人关注的角落,使学困生丧失了自我发展的信心和自我提升的机会。更有些学校特设所谓的“奥班”、“百强班”等重点班,这种不公平的教育待遇,导致学生人格的不健全,更无助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
三是教师只重作业形式的设计,而轻视作业完成反馈的评价。作业是知识的巩固和再现。作业设置类型有“配套练习”、“整合·集训”等,而要求全收全阅,既有改评次数的规定,又有批阅质量的评价,加上作业检查评价的欠规范合理,教学行为上只好以“阅”敷衍了事。学生主练有余,教师提炼不足。
实施有效教学策略的思考
第一,拥有创新理念,提升专业素质。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有效教学,必然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首次,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对于教师来说,具有明确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应该是基本的素质要求,教师必须以新观念来实施新课程。其次,丰富个人知识储备。课堂上,如果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和广度,那么教学就会肤浅,学生学习就无法深入。可见,作为新课程直接实施者的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内涵。知识的厚度增加了,课堂就能深入浅出,左右逢源。最后,做一个有反思力的教师。叶澜教授有一句名言: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应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成长。
第二,鼓励学生质疑,创造思维空间。新课标强调:“学贵有思,思贵有疑”,因此,老师要尽力为学生创造一定的思维空间,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把提问的权力也交给学生,鼓励学生质疑。因为让学生主动提问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是突出学生主体作用的表现。
在学生质疑、解疑的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首先,要抓住时机引导:课始,鼓励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质疑问难;课中,激励学生对重难点深思质疑;课尾,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做反思。其次,针对提问相机诱导,及时作出评价,或肯定或鼓励,使学生学会提问;针对问题指点解答思路,使学生学会思考,并学会知识的归类、概括。在师生的问与答之间,促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参与,体验成功的乐趣,使学生真正成为探索创造者。
第三,关注学生练习,力求精讲精练。练习是学生独立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基本能力形成的主要渠道。了解学生练习是否有效,老师要做到三个“凡是”,即凡是要求学生做的练习教师必须先做,凡是学生做的练习教师必须及时批阅,凡是学生做错的题目教师必须指导学生订正。这就要求教师对布置学生做的练习要筛选重组,要研究编制个性化、层次化作业,要引导学生形成错题集,这个过程,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只有教师深入“题海”,学生才可能远离“题海”。学生训练,只有在适当、适量、适时的情况下才会有效。
语文课是“致力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的课程,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基础的课程。这是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的目标和宗旨。为了完成这个目标,老师和学生需要长期不懈地坚持和努力!
编辑:网校客服
上一篇:
理想课堂
下一篇:
让高中政治课堂美起来
关闭
OA办公
|
会员注册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书法网校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鲁ICP备09061301号
联系地址: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东昌西路37号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45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