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手记 > 粗谈日常教学反思

粗谈日常教学反思

2012年07月04日 00:00:00 访问量:3047

“经验十反思=成长”这是著名学者波纳斯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我国学者熊川武教授认为:“反思性教学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索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和监督人,也是课堂教学情况的调查者.教师需要在组织,参与和监督课堂教学的前提下,对自我和他人的教学进行观察,收集有关教学以及自身在课堂扮演角色的资料,通过内省(回忆,分析)教学过程,对自我进行评估,从而提高教学技能和水平,力求教学更臻完美.这种观察,分析,评估的过程实质为教师对自身教学的反思.教学反思对教师的行为有着极强的内在动力,能够合理的发挥教师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对教师教学质量及教学水平的提高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教学反思,是教师作为教学参与者对自身过去教学经验的反馈,是教师通过实践深人观察,反省自身教学,评价教学经验,发现新问题,大胆提出改进教学的假设,并在新的教学实践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对假设加以验证的活动或过程.概括地说教学反思具有以下特点:

    (l)教学反思中教师首先要组织和参与教学,以教学为基础,从观察教学对象,分析教学行为和过程出发对教学进行研究,大胆提出新的教学设想,建立和发展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教学理论,在实践中不断验证,修正相关理论和思想,以期达到改进教学,完善教学,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目的.

    (2)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学的研究,但这种研究不同于专家的理论研讨.教师对教学的新构想,新方法是通过他们对教学的省思而产生的.

    (3)教学反思中教师研究的课题须从教学中挖掘,是丞待解决并对教学有实际改进意义的问题.要求教师本人对教学中的问题做出理智的选择,经历各种可能对自身实践和实践后果有极大影响的情感体验,在同伴的配合和外界的支持下实施各个步骤.

    (4)教学反思周而复始,伴随教学始终,需要教师长期不断地系统观察,思考,假设,验证.

一般说来,数学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借助于对自己教学实践的行为研究,不断反思自我对数学,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数学教学的目的,方法,手段以及经验的认识,以发展自我职业水平,努力提高教学实践合理性的活动过程.这一活动以探索和解决数学教学活动中的问题为基本出发点,以追求合理型的数学教学实践为最终目的.通常,可以从两个层面去对数学教学进行反思:首先是对教学实践中的策略,方法和手段进行反思——反思教学策略,方法和手段的合理性,及其与教学目的之间的一致性;其次是对教学实践的理论假说进行反思——反思教学过程中自我教学行为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教育观念.

数学教学反思的内容

    1,对数学教学内容的反思

    对数学教学内容的反思可从多角度进行,从数学思想方法角度反思数学教学内容,既是对蕴藏在数学表层知识下的极为丰富的数学精神,思想,方法,原理,规则,模式等深层知识的挖掘;从历史角度反思数学知识,主要是探究数学知识生动活泼的产生发展过程,搞清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获取有关数学知识的历史材料;从文化角度反思数学教学内容,数学知识作为一种文化来看,它具有自身的文化特性;从方法论角度反思数学教学内容,首先要反思数学知识本身的方法论意义,其次要能从方法论角度去解剖数学知识,将教学内容作为一种活动进行分析;从数学教材角度反思,数学教材作为数学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数学教师进行反思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对教学内容的选择,编排特点,教材变迁,知识的呈现形式,教材的加工处理,例题习题的选择和功能等进行反思.

    2,对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反思

    对学生及其数学学习活动反思,不仅要对学生的个性差异,数学学习基础,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因素(主要包括认知因素,情感因素,意志因素等),学生数学学习活动过程,数学学习失败的原因,数学学习结果评价方式等进行反思,而且还要对学生数学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反思. 

    3,对数学教学过程的反思

    对数学教学过程的反思包括对教师的数学教学决策过程,教学行为过程,教学结果,教学技能与技术有效性的反思,也包括对数学教学实践中的一些问题,如对某一具体内容的教学问题反思,对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运用的反思,以及对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进行反思.

数学教学反思的意义

数学教学反思,特别是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学反思活动,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回顾思考,重新认识,再评价和经验总结,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进行教学反思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学能力,研究能力作用极大.

    首先,有利于教师进行数学教学研究.教学研究的本质在于追求更合理的教学实践.而反思性教学恰好被认为是现阶段人们的认识所能达到的合理的教学之一.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对某一教学现象,如课堂上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反思,努力追求其合理性,并实施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得以验证,以形成对现象的新的理解和鉴赏.这不仅有助于改善教学实践上的不足,而且有助于教师间教学研究氛围的形成,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方法.

其次,有利于教师由传授型向学者型转换.当代教师专业要求教师成为学者型教师,而学者型教师就主要体现在他的教学研究和反思上.教师除应具备专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具有较深厚的教育理论修养,广阔的教育前沿视野,敏感的教育问题意识,过硬的教育科研能力.并能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对自己在教学中作出的教学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反思,这样才能经常反馈教学信息,分析成败得失的原因,研究改进教学的对策,不断探究和解决教学间题,使教学和反思有机地结合,让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行动.久而久之,教师就会增强传递处理信息的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能力,学科的教学测量及评价的能力和教学研究的能力,从而逐步成为学者型的教师.

    最后,有利于增强教师的道德感.道德感的重要方面就是责任感,而责任感是教师自觉反思教学行为的前提.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能帮助教师从冲动的或例行的行为中解放出来,以审慎的方式行动,在其职权范围内,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变成更好,更有效率,更富有创见的教育行家,这样才能更好的去发展学生.

编辑:网校客服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联系地址: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东昌西路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