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课题论文 > 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选课走班分层教学育人模式研究》开题会在聊城三中召开

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选课走班分层教学育人模式研究》开题会在聊城三中召开

2019年11月04日 00:00:00 访问量:6661

  

 

10月29日上午,由刘立贤老师主持的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选课走班分层教学育人模式研究》开题会在聊城三中召开,副校长王永辉主持会议。

 

山东省实验中学发展指导中心副主任《高中生涯教育》主编高良元主任,聊城大学硕士生导师聊城大学教学名师郭文彬教授以及聊城大学硕士生导师原传媒技术学院院长张景生教授等专家学者莅临指导。聊城三中党委书记、校长赵振林、校长王永辉、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马金燕、年级主任黄凤、刘艳红、刘习锋等领导出席开题会。

项目主持人刘立贤老师作开题报告,详细阐述了项目的意义,诠释了项目的理论价值,规划了项目的基本步骤、研究方法和实施措施、组织分工和预期成果。该项目旨在通过对比研究选课走班制和学校育人模式的研究成果,找出新高考背景下学校育人模式的主要要素及其运行规律,即对已有选课走班制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认真总结,融合本校在理念设计、课程研发、教学实施以及评估诊断等方面的实践,总结规律,在此基础上设计本校育人模式,最终能够使学校育人模式能够在更大范围内推广。

会上,高良元主任详细介绍了山东省实验中学在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选课走班分层教学的优秀经验做法,他指出国家真正的育人导向是立德树人,培养综合发展、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基层中学还要结合升学形式作为整个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基于生涯指导的基础之上,学校要做好分层指导, 让适合不同发展方向的孩子去到不同发展方向的学校。会上高老师还就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等方面作了指导。

郭文彬教授首先对课题意义给以高度认可,他指出,本课题研究意义远不止报告中说的重大,研究过程中可以吸收兄弟学校加入,以进行很好的对接与推广,甚至可以升级继续申报,把研究成果向全省甚至全国推广,把此次会议的精神推向一个新的高度。郭教授还指出走班模式不止分组合,还可以分科分层次走班,要从不同角度做好大数据分析,对学生的选科做好引导。

张景生教授提出课题的研究要与时代结合,步步跟进,紧跟形势,体现变化。  

张教授还就利用微课、智慧校园、慕课、走课信息自动收集等信息化建设方面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聊城三中校长赵振林首先对几位专家的莅临指导表示感谢,并表示新高考改革选课走班是中国教育的大事难事,一切都是推倒重来,从各方面体系建设来说都是巨大的工程,学校本身也很重视。赵校长指出聊城三中近几年正处在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上,升学率稳步提高,学校从管理模式到育人模式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但实际困惑也很多,学校领导和老师们也是滚石上山艰难前行,在这种背景下,刘立贤老师提出的《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选课走班分层教学育人模式的研究》课题,很符合学校现在的实际情况 ,紧跟时代步伐,贴近教育教学的需要,是根据需要而产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赵校长还从课题研究目标的细化,务实等方面给予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马金燕、年级主任黄凤、刘艳红、刘习锋分别就强化研究课题的针对性、提高研究课题的可操作性和新高考改革选课走班分层教学方面的研究,提出了指导意见分享了经验看法。

  

最后,王永辉校长做总结发言,王校长表示我们会认真吸纳各位专家的意见建议,边实践边摸索,边总结边改进,不断更新观念,强化措施,从课题目标到人员分工等方面做到具体化,在提高课题项目的可操作性、实用性等方面下大功夫研究,争取早日达到理想的成果,对聊城三中未来的发展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 

2017年,山东省全面启动高考综合改革。2020年夏季高考招生录取,我省将按照“两依据、一参考”的模式进行,即综合了参加全国高考的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刘立贤老师主持的《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选课走板分层教学育人模式》课题的研究将从实践中探索如何通过“新高考”的教学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如何通过“新高考”的指挥棒引领学校教育机制创新,以生为本制定选课走班分层教学的实施方案,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提升教育品质,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体系,不断完善育人模式,为国家培养更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编辑:网校客服
上一篇:翻转课堂——九月,我们扬帆启程(五)
下一篇:没有了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联系地址: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东昌西路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