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信息 > 翻转吧,美妙的课堂!

翻转吧,美妙的课堂!

2015年01月27日 00:00:00 访问量:3766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习写景抒情散文中对比的手法。

2 涵咏品味,体会文章浑然天成的意蕴。

【教学重难点】

学习掌握对比手法和写景的方法,

【教学方法】

诵读体会和鉴赏分析相结合,学生探究和教师点拨相结合,多媒体课件的灵活运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播放歌曲视频《梦里水乡》,在轻快动听的音乐中导入课程。

    设计意图:江珊的这首《梦里水乡》曲调明朗悠扬,展现的是好一幅江南山水画,学生通过视频能够展开联想,同时也能够舒缓情绪,激发学习热情。

二、课前预习检查

    1、作者笔下的江南究竟是哪里?

    归纳明确:长江以南的江浙一带。

    2、作者对江南总的印象是什么?

    归纳明确:明朗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导学案上相关题目的设置,提前梳理课文,明确作者笔下江南的范围,进而找到文章的文眼,体会作者笔下江南明朗的特点。这样,在课堂上,配合着歌曲视频《梦里水乡》学生就能够比较迅速地抓住南北方景物特点的差异,对于课中的学习就能够更加得心应手。

三、课中讨论

(一)阅读全文,回答以下问题

    1、北国的冬和江南的冬各自有什么特点?

    归纳明确:让学生学会从文本中获得信息,按照层次总结,从天气还有人们在冬天具体的行为方式找出二者的不同。

    2、作者要写江南的美景,开篇却写北国的冬,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归纳明确:由浅入深,通过北国与江南冬的不同,让学生理解对比手法,进而掌握这种手法的效果。

    3、文章中还有哪些类似的手法?请找出来,做具体赏析。

    归纳明确:文中除了将北国的冬和江南的冬进行对比,还有多处对比,例如闽粤的冬与江南的冬的对比,德国的冬与江南的冬的对比。

    4、小结对比手法的赏析技巧

    归纳明确:找出对比双方,突出强调描写主体的某种特点,表达某种情感。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交流,利用具体的由浅入深的问题,分析思考,找到对比手法,进而理解这种手法的妙处,并能够学以致用。

(二)涵泳品味,赏析第七段

    1、一读:你在想象的画面里看到了哪些景物?

    归纳明确:三五人家、长桥、树枝槎桠、乌篷小船、月晕等。

    2、二读:国学大师刘海粟曾说过:青年画家不精读郁达夫的游记,画不了浙皖的山水;不看钱塘、富阳、新安,也读不通郁达夫的妙文。这是对郁达夫写景散文的高度评价。在第七段中,作者俨然是一个画家,从哪里能看出来?

    归纳明确:找出能体现画家作画的关键词。

    3、三读:文段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归纳明确:胸襟洒脱起来(从文本中找答案),进而体现的是一种对江南冬景的喜爱之情,

    4、小结描摹景物画面应该注意的问题

    归纳明确:选择适合的景物,注意描写典型的景物特点,关联情感。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反复品读,各种读的方式,在读中找到江南冬景典型的特点,抓住作者的情感。散文,特别是写景抒情散文最直接最简单最必要的手段就是读,所以在学生品读展示环节中,会针对学生情况适时进行诵读指导。

四、课中小结回顾

    归纳明确:对比手法、描写景物的方法、诵读方法

    设计意图:及时帮助学生梳理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重点难点,加深印象。

五、教师示范朗诵展示个人作品《醉美宁国》

    归纳明确:结合家乡景物特点,选取典型景物、场景,视频资料配合创作的散文示范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这种方式直观地影响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语文学习中,有感染力,生动有效。

六、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用今天学习的方法以“故乡美”为题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

    设计意图:课后巩固,学以致用。

   

 课堂实录

一、课前预热,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视频《梦里水乡》

师:刚刚我们听到的这首老歌,旋律轻快悠扬,同学们很快就能跟着一起唱和,虽然是一首老歌,你们觉得怎么样呢?

生:(齐答)好听。

师:除了旋律好听之外,MV里的画面给人一种什么感觉呢?

生:江南的春天,很有生机的感觉。

师:嗯,好一幅江南山水画,好一位多情的江南女子。大家都感受到了江南浓浓的春天的气息,那么今天呢,就让我们跟着郁达夫去感受下江南的冬天是怎样的?

教师板书:文章题目 作者

二、课前预习检查

师:首先进行课前预习检查,之前发给同学们的导学案上有两个需要大家预习完成的问题,第一个问题,作者笔下的江南究竟是哪里?要求大家用文本里的信息作答,谁来回答?

生:长江以南的江浙一带。

师:很好,同学们都找到了吗?好,接下来第二个问题,作者对江南总的印象是什么?

生:可爱、和暖、明朗、迷人。

师:很好,你有没有发现你从文章中找到的这些在词性上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形容词。

师:其实这里面有一个词可以概括所有的剩余词语的特点,哪一个?

生:明朗。

师:很好,原文中“明朗的情调”就是整篇文章的眼睛,那么究竟作者笔下的江南,冬天是一种怎样的明朗呢?与我们北方的冬有什么不同呢?让我们继续来品读课文。

三、课中讨论

师:(播放幻灯片,结合导学案)接下来请同学们根据导学案的指令完成课中讨论的第一项,要求小组合作探究,讨论5分钟,完善答案,一会儿小组展示。我会在你们身边,有问题举手示意我,开始。

学生讨论,老师走到学生中间进行指导

师:好,每个小组基本都完成了任务,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个问题:北国的冬和江南的冬各自有什么特点?哪个小组先来?尽量用原文相关信息作答。

生:在北国的冬天人们喜欢围炉煮茗,或吃涮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而且天气是雪深几尺,风大若雷。江南的冬天,人们喜欢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天气是明朗的可爱的暖和的。

师:嗯,你从天气和人们在冬天不同的行为方式总结出了二者的各自的特点,很好。特别要强调的是江南的冬天人们喜欢出去,在之后的段落里就提到了什么啊?

生:寒郊散步。

师:北国的冬天呢?

生:人们躲在屋里蛰居。

师:蛰居是什么意思呢?

生:长期待在家不出门。

师:很好,请坐。非常重要的一个词“蛰居”,请同学们记住——长期待在家不愿意出门,这也充分说明北国的冬天非常的冷。第二个问题:作者要写江南的冬景,开篇却写北国的冬,目的是什么?

生:是为了突出衬托江南冬景的明朗,为写江南的冬景作铺垫。

师:嗯,分析得很到位,点明了这样写的作用。这其实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手法。

生:对比的手法。

师:这样回答就很圆满了,先交代手法,再点明它的作用。很好,请坐。我们再来看第三个问题:文章中还有哪些类似的手法?

生:拿闽粤的冬和江南的冬作对比。闽粤的冬是极和暖的,文章中说人们可能还会拿出纱衫来穿。

师:那江南的冬天呢?

生,江南的冬天应该不像闽粤那么暖和。

师:也就是说,闽粤气候上冬天要热一点,所以这种对比的作用是什么呢,请你再补充完整。

生:拿这二者对比,衬托出江南的冬天没有那么热,那么暖和。

师:也就是说江南的冬天冷暖相宜。好,请坐。同学们注意到没有,刚刚这两位同学在讲对比效果作用的时候都用到了一个词。

生:衬托。

师:很好,衬托,其实我们还可以用“突出强调”来作答。文章中还有一处明显的比较。

生:德国的冬和江南的冬的对比。

师:请具体分析。

生:文中说德国四季的变迁总也和我们的江南差不多。

师:差不多是对比吗?对比的前提应该是二者有不同之处。

生:不是对比。

师:好,请坐。在这里同学们要注意的是,德国的冬和江南的冬具有相似性,像这种比较叫作类比,当然它的作用依然是突出强调江南冬景的明朗的特点。好,刚刚同学们通过这三个问题由浅入深地学习掌握了对比手法,接下来谁来小结一下对比手法的赏析技巧。

学生一边回答,老师一边板书

生:先是找到谁和谁对比,然后找到突出强调了主要对象的具体什么特点。

师:很好,其实还有一步,补充上会更完整。写景抒情散文中,写景是为什么服务的?

生:抒情。

师:所以,任何手法的运用最后都是为了抒情,我们应该加上的是……

生:抒发了什么情感。

师:那作者在文中运用多处对比,是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呢?

生:表达对江南冬景的喜爱之情。

师:非常棒,请坐。

教师板书:对比手法——交代对比双方——突出强调主体对象的某种特点——体会情感

师:相信同学们现在一定已经比较深入地了解掌握了对比手法。那么接下来,我们来重点赏析第七段。写景抒情散文最重要的学习手段就是诵读,所以下面的环节需要同学们踊跃地发声朗读。首先请大家自由诵读第七段,一会儿请同学给大家示范朗读。

学生自由诵读

师:同学们朗读都很积极,谁先来尝试一下?

学生自主站起来

师:好,在他朗读的时候,请同学们完成导学案上“涵泳品味”部分的“一读”问题:你在想象的画面里看到了哪些景物?

学生示范朗读完毕,赞叹声、掌声不断

师:本来我还想秀秀自己的朗读,他一读完,我就觉得要及时收手,一个词评价“很棒!”

学生笑语不断

师:无论是从语调上还是情感处理上,他都做得很到位,特别是这声音一出来还以为是央视的主持大咖来了,了不得,又是未来的金话筒。听他的朗读,意犹未尽,那么同学们刚刚在他朗读的时候,自己都想象到了哪些景物?

生:河流相互缠绵衬托着大海的湛蓝,湖泊和沼泽都爬在地上散发着略微的水分。冬后,不时微雨蒙蒙,细雨笼罩着的村庄映出冬霖之景。斑驳的门廊与古老的拱桥对视,众多物资散落在窗前,附近的树林参差不齐。作者正如一位画家泼墨于那雨中带雪的村景中,点几只停泊在门前的乌篷船,再描几个喧哗的酒客,最后再给天空抹上红晕。

掌声响起

师:非常感谢这位同学带我们进行了一次愉快的免费的江南之旅。当然之前为我们朗读的这位同学也是功不可没,是他的精湛的朗读让我们产生了丰富的联想,谢谢这两位同学。

学生笑语、掌声响起

师:微雨、长桥、树枝槎桠、乌篷船、酒客、月晕等等这些作者笔下的江南就是一幅画,什么画?

生:山水画、水墨画。

师:国学大师刘海粟曾说过:“青年画家不精读郁达夫的游记,画不了浙皖的山水;不看钱塘、富阳、新安,也读不通郁达夫的妙文。”这是对郁达夫写景散文的高度评价。在第七段中,作者俨然是一个画家,从哪里能看出来?请同学们再读,找到关键词。

生: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够不够悠闲?

师:为什么是这一句?

生:这一句里面的“洒”“加”“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都能够表明像是一个画家在作画。

师:很好,请你尝试朗读一下这一句。

学生朗读

师:刚刚我们说了这是一幅江南的水墨画,这一句的最后又直接告诉我们是一种悠闲的状态,结合第一位同学给我们朗读的印象,语速上是快还是慢?

生:应该比较慢。

师:你也找到了关键词,所以在读关键词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生:强调出来。

师:很好,你再尝试一下。

学生再读这一句,有明显的进步,掌声响起

师:很好,有明显的进步,所以,朗读并不困难,只要你去摸索,勇于尝试,都会朗诵得很好,请坐。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是在作画?请朗读出来。

生:若再要点写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

掌声响起

师:很好,请坐。刚刚这位同学整体语调也是很舒缓的,而且很明显把那几个动词读出了韵味。我们再来看,作者在这种意境中,又生发出怎样的情感呢?请找到朗读出来。

生:人到了这一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

学生笑语、掌声响起

师:好一种洒脱的情怀,听你这么一读,我也顿时洒脱起来了,很好,请坐。通过反复品读这一段,我们了解到郁达夫是从不同的角度勾勒,写出了江南冬景的闲适安然,行文的速度很慢,表达的是一种洒脱的情怀,读的时候节奏舒缓,语调平和。

展示诵读指导幻灯片

师:我们再回头探讨一下,郁达夫是怎样描摹出这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山水画?也就是这节课的第二个小结,描摹景物的方法,谁来说一下?

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板书

生:先要选景,根据你的心情选景;然后是抓景物特点。

师:怎么抓景物特点?

生:从细节处着眼,用一些形容词之类的。

师:很好,请坐。

教师板书:写景方法——选景——抓特点——抒情表意

四、课中小结回顾

师:我们这一节课主要通过郁达夫的这篇文章学习掌握了对比手法和写景的方法,同时也掌握了一些诵读技巧,希望同学们能够学以致用。最后呢,我想给学生们播放一段我家乡的视频。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感谢郁达夫,又让我再一次重回故乡,我的家乡在安徽的最南边,是个小城,它叫宁国,翻过一座山就到了浙江。我专门根据今天讲授的知识写了一篇随笔,里面都是我梦回多少次的地方,我会配合着视频音频给大家朗诵,请欣赏。

五、教师示范朗诵展示个人作品《醉美宁国》

  (教师朗诵:《醉美宁国》)

师:           醉美宁国

有座小城,叫宁国,它就掩映在安徽的青山绿水里。我知道你对它并不熟悉,因为当你望向江南,总会被它周围的杭州、上海的光芒吸引,可是,对于我来说,它是刻进我血脉,永不能忘的故乡。离家九年,我无时不在想念,想念夏日晴空云霞,想念云霞掩映下的高大的牌坊,想念初秋萦绕全城的雾霭,想念我高中举行升旗的广场。在这片土地上我放飞过追逐梦想的风筝,我也曾望向群岚,想象未来和远方。

市政广场前那起舞的火凤凰总在不停地向我招手,踏着彩虹桥,十七岁的单车,来来回回,单纯又美好。

夏林的竹海里,有我和朋友嬉游的足迹;青龙湾的碧波里,有我和水天交相辉映的身影;西林的白云禅寺上,我曾虔诚地许下青春的誓言;可爱的木屋村里,我曾和伙伴们一起分享过再也回不去的美好时光。

我永远记得,那个多雨的季节,我也曾撑起一把油纸伞,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我永远记得,那个蜿蜒的瀑布用溅起的水花拍打着我的脸,流动得像一首歌。

我永远记得,那西津河里一排排的竹筏总是不知疲倦地带我趟过了一座座山。

我永远记得,那盘旋飞舞的板桥路上颠簸了我们一路的欢声笑语。

我永远记得,那爬满石桥的藤蔓翠绿得像个可爱的孩子,天真又烂漫。

这就是我的故乡,它给了我水的灵动多情,也给了我山的坚强厚重,它给了我水的温良细腻,也给了我山的勇敢深沉,我爱我的故乡。

我的故乡不仅是杏花春雨;不仅是小桥流水;不仅是浣纱女优柔的身姿,也不仅是采莲女碎玉般的笑声,她更是千峰玉立、错落有致,伸手可及心旷神怡的温柔缠绵,她更是风姿各异,动静相间,望不断的锦绣万千。

我爱我的故乡!

教师热泪盈眶,听课教师和学生深受感染,掌声不断

六、布置作业

师:这就是我的故乡,我日日思念永不能忘的故乡,故乡的一点一滴都深深烙印在我的心里,请同学们用心去热爱我们身边的每一处风景,热爱我们的故乡,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请同学们用今天学习的方法以“故乡美”为题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谢谢大家,下课。

全体学生起立

生:谢谢老师,老师再见!

教后反思

 我所执教的是苏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像山那样思考”模块的第一篇课文《江南的冬景》,苏教版教材不是把学习技巧放在首位,而是把学生的“人文情怀”“公民意识”“真情实感”放在首位,或者说是以培育情怀、启迪思想为主,以学习技巧和方法为辅。正如第四单元序言说“人类一直思考应该如何与自然相处,尤其在物质文明日益进步的今天,人与自然的关系更需要我们深切关注”。

 我认为,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语文之乐,并同时直观地体会到认识的逐步深刻,需要解决如下问题;

 首先需要选入恰当的切入话题,激发学生思考和交流的乐趣;其次要让学生形成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启发下,总结出课文相关技巧的一般性规律和方法;三是让学生实现观点的有梯度的升格。为此,我设计了这一堂课的几个环节:

1、利用多媒体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以一首轻快悠扬的流行于80年代的经久传唱的江南民谣导入课程,学生很快就能融入到对江南遐想的情境中,同时也可以让课堂一下子活络起来。这个设计也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不仅马上跟着唱和,而且都能一语中的,找到江南春夏的特点,这也为我由此引入江南之冬做好了充分的铺垫。

2、课前预习检查。这个环节在这样的授课比赛中是极其关键的,一节课的时间是很有限的,但是比赛要求必须是一堂完整的展示课,所以就特别需要学生有一个自主预习学习的阶段,针对此,我专门设计了一份导学案,有课堂预习设置,同时也有课中讨论设置,并且把这节课需要当堂达标的目标要求明确地显示在学案里面,这样有些学生很感兴趣,就可以一目了然方便快捷地根据要求预习到更多,同时也能让课堂进展得更紧凑有效。

3、课中讨论。如果说前面两个环节是课堂的基本流程,可能无法真正体现一个教师对于课堂的掌控能力,那么这一环节的设置就要看看一个教师是否完全有这个素养驾驭课堂,并且能充分地将学生的能力激发出来,完成课堂的学习目标。而且一个好的课堂就是要让学生成为主体,特别是学校自这学期开始翻转课堂改革以来,老师更应当按照新课程标准严格实施,“把课堂还给学生”已然成为一节课是否能够成功的最重要的标准之一,所以这个环节的设置不仅必要更是关键。特别感谢从备课阶段和试听阶段很多老师给予我宝贵的意见和指导,一堂良好的公开课,真的不是一己之力能够完成的,个人的智慧也确实是有限的。在同事们的悉心帮助下,我的课件和思路也从最初的“大而多”最后变成了“具体精细”,比方说我最初的问题设置就是直接让学生关联到“对比手法”,没有切实考虑到新高一的学生有没有这个能力,或者有没有相关的知识积累,所以经过其他老师的指点,就将一个比较大而且相对高一新生比较困难的写作手法,变成了三个小问题,由小到大,深入浅出地启发引导,这一块我觉得进展得也相对比较顺利,其中的小结环节也是让学生来总结完成,我配合以黑板板书的形式展出,在板书这一块,我觉得自己可能由于平时书写不够规范,所以当时一味地关注学生说了什么,忽略了自己写了什么,担心时间紧张,字迹有些潦草,没有给学生做好表率,身为一个语文老师,总是习惯要求学生规范写字,自己却没有真正做到,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要以身作则,不断完善自己。

    在课中讨论的第二环节,也就是涵咏品味环节,重点是指导学生通过反复品读课文的第七段,找到这篇写景散文的相关特点和体会作者的情感。任何一堂课总会有遗憾,就像我们设置的环节或者说是考虑得好像无懈可击,但是一旦放到课堂上,面对的是不同的学生个体,总是会有让自己在课下觉得当时完全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那么在这个环节,我觉得自己是有一些遗憾的。比如,第一个学生站起来示范诵读的时候,我当初的设计是让其他学生闭上眼睛,通过欣赏这个同学的诵读来想象江南的冬天是怎样的,出乎意料的是第一个示范朗诵的学生确实朗诵得很好,完全有能力来引导其他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但是由于自己被学生的热情感染到,忘记了这个关键而且很出彩的“闭上眼睛”的指令,因此让其他的学生错失了更好的想象空间。之后在让学生找到相关语句体现作者是在作画的环节中,我的诵读指导还不到位,主要是感觉时间有些紧张,课后想想与其多喊几个同学进行不够到位的指导,还不如找一个学生对他进行有效地指导,而且也完全有可能,让他在这一个文段里,通过我的帮助得到明显的提升,还是那句话“面面俱到等于面面不到”。总之在这个诵读环节里,我觉得是有很出彩的地方,但是也有很多遗憾,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将出现的相关问题改正,力求做到更好。

 4、课中小结回顾。这个环节的设置是在整堂课的教学重难点教授完毕后进行的,主要是帮助学生巩固重难点,它是一个学生对于知识自主生成之后的再次总结,所以难度不大,也基本没有什么问题,而且我认为每节课其实都应该有一个对于当堂课的回顾总结。

5、教师示范朗诵个人作品《醉美宁国》。这个环节的设置是充分发挥了我自己的优势,这也是源于我自己本来就是来自江南的人,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比其他几个老师来讲授这堂课可能更具有先天的条件。离家九年,对于再次带着学生品读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每讲一次,对于家乡的思念,对于江南的热爱只会更深一点。所以,在备课的时候,自己情不自禁地写了一篇随笔,并找到了相关的家乡视频,在创作的时候,也是充分考虑到这堂课的教学目标,一方面我觉得作为老师,有必要展现出自己的教学风采和人格魅力,同时也有必要以身作则来教导学生学以致用,所以在配合视频朗诵自己作品的这个环节,确实感染到所有人,课后很多学生和老师告诉我这一环节确实很动人,他们当中也有很多为之动容落泪。课后回顾,觉得自己在这一环节当时情绪过于激动,导致在朗诵的时候没有完全控制好,同时当时的教态特别是步伐有些乱,其实当时最好的方式就是站在学生中间,静静地朗读,而不是走来走去,这一点也还是说明我平时上课太过于随意了,作为一堂公开课比赛课,教态尤为重要,这也是我以后要极其注意的。除此之外,我感到欣慰的一点是,在这个环节的最后,我引领着学生去探究到文章背后的思考,比如对于故乡的情感,对于大自然的情感,只有这样,一堂语文课才不至于失去语文的味道,这也是我平时教学中一直坚持厉行的地方。

6、布置课后作业。任何一堂课都需要及时地课后巩固,所以这个环节是一个基本流程设置,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以致用。

    总之,一堂课下来,有收获有遗憾。收获的是身为一个老师要有专业素养意识,要有团队意识,要有学生意识,才可能有一堂完整优良的课,遗憾的是自己身上有一些老毛病,还是没有克服掉,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必须再接再厉,不断完善自己。
编辑:网校客服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鲁ICP备09061301号-1
联系地址: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东昌西路37号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