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荣誉 > 本科率94%,全市高中唯一“省先进”!

本科率94%,全市高中唯一“省先进”!

2020年10月09日 19:01:59 访问量:12787


校长是教育专家,专家治校是聊城三中崛起的强力支点

以良知之心做有温度的教育,让学子尽享有质量的教育

聊城三中:

真教育有温度 通向卓越之路


以“培养引领社会发展的卓越人才”为目标:这里走出了新中国第一位文学博士王富仁、“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抗疫英雄”单保磊、朱司令……

观看视频,详细了解聊城三中

绿树成荫,亭廊轩榭,整洁美丽,如今的聊城三中,花园一般。

聊城三中,从历史走来,文脉汩汩,成就万千学子梦想。2015年,春风浩荡,老树新枝勃发。

正如大海行舟,有潮头必有低谷,这所鲁西历史名校也曾步履蹒跚:2015年,高考本科升学率为55.1%。

知耻者而后勇,聊城三中人憋着一股劲,只待春光无限,便生发出万千春花秋实。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春天在2015年走来时,聊城三中按捺不住的是爆发力。

带着一路春风,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优秀教师、聊城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担任聊城一中10余年业务校长的赵振林走马上任聊城三中校长。

聊城三中党委书记、校长,山东省特级教师,聊城市第十七届人大代表赵振林


此后,聊城三中的教学质量快速攀升:

2016年高考,本科升学率一举突破70%;

2017年高考,本科升学率再次突破80%;

2018年高考,本科升学率直接达到92.5%;

2019年高考,本科升学率又创新高94%。

2019年,聊城三中荣获聊城市教学质量优秀奖,是全市本科升学率超过90%的两所学校之一;

2019年,全市高中教育教学现场会在聊城三中召开,“三中经验”被全面推广;

2019年,聊城三中荣获“山东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是全市唯一获此殊荣的高中学校。

2019年,全省餐厅工作现场会在聊城召开,校长赵振林在会上作典型经验介绍,全体与会人员参观三中学校餐厅。新华社、人民网、新华网等20多家中央、省级主流媒体争相报道,《聊城三中:家一般的餐厅托起“有温度的教育”》等报道,在全国各地引起强烈反响。

聊城三中用良心打造了响当当的学生餐厅,赢得“食安山东样板学校”“山东省清洁厨房”等殊荣,成为全省的样板、标杆、典范。

“三中标准”“三中样本”,聊城三中在聊城教育界成为翘楚。

弹指几年间,聊城三中砥砺前行,重塑魂魄,实现了华丽转身。很多人也许会问,聊城三中靠什么在几年间实现了华丽转身?



校长赵振林:“不赚学生的口粮钱!”

餐厅:饭菜按采购成本定价,绝不盈利;

宿舍:冬有暖气夏有空调,每层楼设有淋浴间。


厚基:家一般的食宿,打造成长福地


无论是伏案苦读的耐力,听课的专注和踊跃,还是阳光课间操上的激情,以及艺术课上的尽兴和自如……学子所有这些蓬勃之气,都离不开能量的补给和支撑。民以食为天,这是基础。

聊城三中的师生餐厅有诸多响当当的荣誉:“食安山东”餐饮服务示范单位、山东省清洁厨房、聊城市中小学餐厅卫生标兵单位。

环境一尘不染,菜肴好吃不贵。聊城三中的师生餐厅同样展现着“三中品牌”,与这所省级重点中学、省规范化学校、省精神文明单位等众多殊荣完美匹配。

原料,采购的都是知名企业生产的市场占有率高、在老百姓心中口碑好的品牌食材。

卫生,严格按照一洗、二冲、三消毒、四保洁的步骤,逐盘逐碗进行清洗、除渣,通过高温高压喷淋冲洗后,进入设定120度的热风循环消毒柜消毒20分钟。这就保障了每餐数千人就餐的卫生安全、避免了疾病交叉感染的可能!

丰富,每周变换70多种菜肴,除了各类菜品,还有馒头、包子、面条、面包、呱嗒、馅饼、煎饼馃子、热干面等。

不贵,一个学生一日三餐,只需花费10元左右,一个月三四百元。

“不赚学生的口粮钱!”校长赵振林掷地有声。

在这里,饭菜一律按采购成本进行定价,保本控利,绝不以盈利为目的。

学校定期对餐厅收支情况进行核算,一旦发现有盈利,就会再“返”到学生身上。其中,高考前三天免费为高三学生提供一日三餐,肉蛋奶蔬菜均衡搭配。

再说学生住的。

走进偌大的学生宿舍楼,空气中闻不到一丝异味。每间学生宿舍地面都一尘不染,物品摆放得整整齐齐。

副校长胡相东说,宿舍管理,也是习惯养成教育的一部分,学生叠好被褥,摆放好自己的物品,这样一个个小事做好了,大事就成了。

两座新宿舍楼中,每间宿舍都有独立的卫生间,每层宿舍楼都有一个淋浴间,供学生夏天冲洗。每间宿舍都装有空调,夏天可以避暑,冬天免费供暖……

“做最好的自己”,是三中人秉承的核心价值理念。由此衍生出来的是,做最好的学生餐厅,做最好的学生宿舍……聊城三中要打造温馨的学生成长环境,做有爱、有温度的教育。



富有聊城三中特色的“三个没有”惊艳一座城市:随时随地看,校园内没有一片废纸;没有一个学生外出吃饭;没有一个学生道路骑车逆行。


传道:教育是点燃学子“做最好的自己”


聊城三中,出是城市中央,生活便捷;入则为净土一片,求学福地。

这里承载的,是一座城的厚爱。

这里反馈的,是让一座城惊艳。

每到放学时间,惊艳就在这里上演:

数千人离校,一到校门口的下行线,齐刷刷地下车,推着自行车文明离开校园。更惊艳的是,走出校园后,这数千人的骑行大军,无一逆行,或有序穿越马路,或顺行离开。

另外一种惊艳,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

在聊城三中偌大的校园内,看不到一片废纸;校园亭台、花园的每一处座凳上,几乎都无灰尘,随时可以坐上去歇息。

在餐厅,学生用餐完毕,上千个餐桌像刚刚被擦洗干净一样,看不到任何残食杂物。学生会主动回收餐盘,带走残食杂物,为下一位用餐者留一个干净的餐位。

管理是生产力,聊城三中力推精细化管理。

副校长胡相东说,小事体现修养,细节彰显文明。小事和细节的习惯养成教育,形成了富有我们聊城三中特色的“三个没有”:随时随地看,校园内没有一片废纸;没有一个学生外出吃饭;没有一个学生道路骑车逆行。

这些惊艳了一座城市的学子品行,是枝是叶是果,那么,托举其枝叶果的主干是什么,根脉又是什么?

这就是聊城三中的校园文化:崇德尚学、知行合一;这就是聊城三中践行“成长成人成才”的育人理念,紧抓“三个一”:“一才”是目标,即培养引领社会发展的卓越人才;“一最”,即做最好的自己,不给别人添麻烦;“一善”,即日行一善,捡一片废纸是一善,说一句善言也是一善。

严格的规矩之外,聊城三中又奉行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成长,这与“培养引领社会发展的卓越人才”是一脉相承的。

校长赵振林说,教育是点燃,不是灌输。

2019年,聊城三中学子以“三个没有”现象继续展现着卓越品质,在各级各类竞赛活动中摘金夺银,全年共计1032人荣获大奖。



在聊城三中,升学率是教育的副产品。


如此豪迈的背后,蕴含着教育的匠心和智慧:没有教不会的学生,一遍教不会再教一遍,一个方法不行再换个法。聊城三中每个学科都对成绩后20%的学生进行“补弱”。尖子生是培养出来的,不是自然而然成长的。


授业:“托底”不放弃一个学生“培优”让尖子生进名校


聊城三中每个教室的后面,都有一排空座。每天晚自习,都有任课教师坐在这里值班。这是为什么?

校长赵振林说,升学率是教育的副产品。如此豪迈的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教育智慧和远见?

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还要从2015年9月说起。

那是赵振林履新聊城三中校长的时间。一上任,他就提出“6789”的本科升学率目标,即60%、70%、80%、90%,每年保持百分之十的增长。

那一年,聊城三中本科升学率为55.1%。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实现这样的目标,谈何容易?

赵振林是一名真正的教育专家。专家治校,聊城三中崛起先有了强力的支点!

很快,聊城三中推出一套公平公正的评价机制:评模评优量化先行,职称晋升、职级进档靠成绩说话;实行干部竞争上岗,能者上,一批能力强、品德好的人走上领导岗位。凝聚力有了,聊城三中自然就驶入跨越发展的快车道。

随后,一套系统的教学方法出台了,简单说就是四个字:“托底培优”。

“托底培优”延伸开来,内涵异常丰富。首先是低重心教学,从最后一名抓起,对所有学生负责,不抛弃不放弃一个学生。

其次是因材施教,没有教不会的学生,一遍教不会再教一遍,一个方法不行再换个法。

副校长王永辉说,聊城三中每个学科都对成绩后20%的学生进行“补弱”,不让一人掉队。这就是每个教室后面留有一排空座的原因,每天晚自习都有教师来“坐班”。

尖子生是培养出来的。孩子不是自然而然成长的,哪怕是优秀的孩子,都需要用心培养。

为助力尖子生圆梦顶尖大学,聊城三中推出“培优”工程,对尖子生的培养投入很大,老师们主动放弃休息时间进行辅导。这让很多家长为之感动。

聊城三中师生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话语:认真只能做对,用心才能做好。于是,教师人人都努力掌握“端好饭碗的本领”,构建起高效的课堂模式。

教育是服务,服务讲质量。聊城三中让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实现成长成人成才,力推每天阳光锻炼一小时;音体美实施选课走班,尊重学生个性发展,让每一名学生培养一二项兴趣爱好,培养终身锻炼身体的技能……

如此这般,升学率是教育的副产品,才显示出其匠心、智慧和远见。



校长赵振林:人这一辈子都是为一件大事而来。办一所好学校,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让更多孩子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就是他生命中的这件大事。


守志:万水千山孜孜以求只为一件大事而来


2015年,上任校长之初,赵振林提出,聊城三中要三年回归、五年名校。

本科升学率2018年92.5%,2019年94%,以及快速提升的社会声望和美誉,展现出聊城三中已经提前实现目标,正从名校向强校奋勇奔袭。

这背后是大家凝心聚力,是教育回归本真。

方雪娇老师,疫情期间被困农村老家,为了让学生上好网课,她每天爬到房顶上找信号开网课,寒风中坚守了一个多月;

刘立贤老师,在22年的班主任生涯中,没有耽误学生一节课,没有请过一次假:结婚没请假,生子没请假,母亲住院动手术也没有请假:他晚上开车去医院守护母亲,第二天一早又返校;



刘艳红老师,生完孩子40天就返校上课,她放不下学生;

为让学生吃得饱吃得好,后勤保障中心副主任张景山,四年来坚持与学生同在,哪怕是周末,学生在,他就在;

于伟茹老师、鲁伟老师,在讲台上坚守到临产最后一刻,下了讲台,就去产房;

刘文祥老师,脚扭伤,不能穿鞋,在寒冬里光着一只脚,坚持单腿站立给学生上课,一节课没落下;

王晓娟老师,曾因感冒引起咽炎复发,嗓子失声近一个月,她选择坚持,把每节课需要讲的内容写在纸上。学生不会的题目,她写出详细的解题思路……

袁晓丽老师说,每一名同学都是老师们手心里的宝;

刘习锋老师,对先天失聪、生活在无声世界中的学子细心呵护,助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点大学,如今又被保送就读北师大研究生;

黄凤老师以满腔热情,忘我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

副校长王永辉说,聊城三中的老师们,永远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以最饱满的热情上好每一堂课。有时,他们顾不上生病的老人,忽略了年幼的孩子,甚至漠视了病痛、寒冷,忘记了拖着病体的自己。



聊城三中有优良的校风传承。

新中国第一位文学博士、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顶尖学者、北师大教授王富仁先生(已故)曾说:聊城三中所有老师做学问的认真和严谨,是我一生的榜样,我始终没有忘记他们的培养。正是在聊城三中就读期间,我爱上了文学。

这里的教师,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会自我加压,不断成长,他们渴望更受尊重,愿与学校共发展。这是聊城三中发展的内动力、新动能。

学校干部带头,领着大家干,干给大家看!这是聊城三中的正气之源。

当一天的喧嚣归于深夜的寂静,校长赵振林的办公室依然明亮。他和其他校领导一样,参与晚自习值班。几乎每个晚上,他都要和学校班子成员到校园里转转,到教室里看看。

学生在,老师就在,校长就在。陪伴是最深情的爱。

那一树繁花的西府海棠,那一冠庇荫的伟岸法桐,如若有知,当会记住万千学子在这里的茁壮成长,当会记住学子成长背后凝聚的心血和付出。

在聊城三中办公楼走廊文化墙上,有这样一句话: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既然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无论这个职业带给我们的是清贫还是富足,都要把教育当成是我们的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

校长赵振林说,人这一辈子都是为一件大事而来。办一所好学校,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让更多孩子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就是他生命中的这件大事。

一所学校正如一个人,如果有正气、有信仰,就会不顾万水千山,就会孜孜去追求,迸发出生命的全部热情。正是这颗矢志不渝的心,引领着聊城三中,走出了困顿和低谷,走向了崛起和强大。 




编辑:张大春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鲁ICP备09061301号-1
联系地址: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东昌西路37号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