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手记 > 浅谈高中生离校教育

浅谈高中生离校教育

2012年01月06日 00:00:00 访问量:1566

毕业生离校的插曲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由毕业生离校前的行为表现窥看我们目前的学校教育更是启人深思。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宝贵经验。毕业生离校的常见表现、行为动机以及如何应对和解决值得认真对待、深入思考,也更值得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实践。

自己从学生到老师一路走来,或经历或听说,或早或晚,或远或近,或多或少地总能接触到、了解到一些即将毕业的学生离校前发生的那些事,但往往是不好的多。从中学到大学,从男生到女生,离校前的交响曲中,“损坏”似乎成了一个主旋律。

一、常有的表现

1、在非正常时间段,单个人或部分人呐喊狂呼。

2、焚烧书籍、被褥等。

3、打扔暖水瓶、水杯、餐具等。

4、撕撒纸张、粉笔头等。

5、个别学生有意无意损坏学校公物。

6、甚至有燃放鞭炮等行为。

7、中学生延伸表现:部分学生在他们离校后一年多时间里,尤其到“母校”放假的前后,学校门口常聚集一些“不速之客”来回访母校,但往往会不敢进校门,不太愿见老师。

    上述情况,在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已是屡见不鲜。在中学生也常有发生。高校毕业生离校工作已足够重视、深入开展了。中学生的问题还需进一步调查、分析和解决。

应该说,这很值得我们深思:学校和学生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学校本是学生三年以来成长、学习的阵地;是一个人在他们人生最宝贵的时光,抛洒过汗水,汲取了营养,结识了师友的舞台;本应成为他们最为感恩和留恋的地方,为何却偏偏成为了一部分学生埋怨、甚至忿恨的地方呢?

二、离校不良行为原因分析

1、德育教育的偏失

当代教育应该全面贯彻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本,育人为首的理念,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新形势下的学校德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尽管在基础文明建设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逐年增加,而学生的文明程度仍不尽人意;尽管学校为改进和加强德育工作做了大量投入,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滞后于社会进步的水平,集中表现为价值取向的模糊。学校教育中淡化了价值观的引导,学生的学校生活本应是丰富多彩的,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学校生活价值观标准失范,学生功利第一,自我中心思想严重。

我们常常教育学生要先成人后成材,我们不一定能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叱咤风云的人才,但我们有责任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人,合格的“人”,首先应有感情,最起码有对师长的感恩之情。台湾有所忠信学校,升学、就业、没有犯罪记录的三个百分之百,使它盛名享誉。“没有犯罪记录”,就是育人的最大成功!

2、应试教育的歪曲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实施的是以追求升学率为目标的应试教育。应试教育的急功近利、以分为本造成中学生课业压力大、课业负担重,这些严重影响了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很多家长、老师忽略了学生自由发展空间,繁重的课业、分数至上的观念让许多中学生失去了应该尽情享有的快乐。

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很高,他们总是希望看见孩子的时候孩子都在学习,而大部分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差,家长希望学校推迟放学时间,让孩子在学校多学点知识,将来考个好成绩。

应试教育下,孩子不是健全的人。在一种被动的状态下学习,心情总是压抑的,不能放开心扉与人交往。以分为本、以升学率为终极目标的应试教育让老师不由自主地加大学生的课业负担。盲目追求分数的应试教育让学生的身心受到严重影响,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不到培养,他们怎能快乐起来?

3、责任意识的缺失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大多数家庭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青少年学生在优越的物质条件中成长,养尊处优,这使得孩子们的自我意识浓重,个人责任淡化。孩子们追求安逸,害怕吃苦,学习上缺乏毅力,不够勤奋。学生荒废学业、厌学、逃课、考试作弊,迷恋网吧和垃圾文化等现象比较普遍。有的学生只强调个性,不考虑他人,过于注重个人利益,不关心公共利益。

一旦遇到失败和挫折,不是从自身找原因,一味地外归因,推卸责任,抱怨同学、老师和父母,指责社会、学校和家庭,把问题归结于父母关心不到位、教育机会不均等、社会不公平等。毕业离校前发泄的学生往往就是部分“后进生”。

4、毕业生的情感发泄不仅有对几年学校生活、对老师、对同学的不满,也有因学业受挫等的失落。另外,每年毕业生在离校前“闹腾一下”似乎已成为一种“惯性”,好像不这样做就白念一回高中,甚至会被人耻笑。还有一些是跟着“凑热闹”,看见有人扔、砸东西,自己也想跟着起哄,加入其中。

三、做好毕业生离校教育的建议对策

学校教育正本清源

我们的中学教育还是应该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实施素质教育,摒弃急功近利的教育。坚持“三个全面”,即全面建设合格学校、全面贯彻课程方案、全面培育合格学生,落实“三个还给”,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让学生快乐学习、轻松学习、兴趣学习。把本可以不必有的压力给学生释放出来,把教育的真谛还原出来,让教育经得起实践、历史的检验,我们的学校氛围就可以更加融合、更加美好、更加珍贵。

学校教育纲举目张

教育的理念要“根正苗红”,教学的形式要“春风化雨”。对于毕业生不应仅有单调压抑的“命运决战曲”,开展丰富多彩、切实有效的教育措施,变单纯的“管理”为“教化”,变沉闷的“单调”为“多彩”,深入做好毕业生离校教育这个系统性、长期性的重要工作,更为有用和迫切。目前很多学校尤其是大学校园在这一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细致的工作,中学的教育还需进一步研究推动。目前结合实际可以做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

1、以温情、体贴教育释放学生压力

对于毕业年级的学生,尤其是在中学,考学的压力是最大和最为集中的。对此,学校政教老师在配合教学中心工作的同时,要深入学生当中,通过交谈、座谈、问卷等多种形式,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络,找出其中症结所在。关注他们的基本需求,帮助排解学习、心理、情感等方面的困惑。更要借助年级组、班主任、思想政治课教师和学生骨干,共同参与到这项教育活动中来。比如有的学校组织了“低年级学生骨干与应届毕业生结对子”活动,为他们提供诸如“通知、信息查询、对外沟通联络和代办”等方面的服务,这既能为应届毕业生节省大量时间,提高办事效率,感受到来自学校老师的温暖,又能让低年级学生从服务中体味到爱心在传递,爱心在延续。再如:组织以班为单位建立QQ群,作为班级同学之间、班主任老师与学生之间长期交流的平台,通过这一平台,既能使老师与学生、同学之间的情谊得以延续和发展,又能为毕业生提供长期的后续服务。

2、开展多项活动保留美好回忆

    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有事可干,既可以调解学业压力又能够激扬士气,升华情感,往往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可以积极组织开展“真爱母校,爱心传递”、“我为母校添光彩”、“爱心献母校,文明留真情”等毕业生主题教育活动,培养毕业生的感恩情怀。积极开展倡导毕业生给母校“捐一本好书,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提一条合理化的建议,留一个文明整洁的形象”等活动,拉近学校与他们的情感距离。

3、学生管理、学校服务有序确保秩序顺畅

完善、健全校规、校纪,科学、规范维护校园秩序。对于学生的教育管理,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尤其是对待焦虑、困惑的应届毕业学生。但是,对于屡教不改,知规违规、知法犯法,影响极坏的违纪违法行为,要坚决、从速予以处理,起到必要的惩戒和警示作用。

增强学校后勤部门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协助对毕业生进行教育管理。宿舍、实验室、图书室是应届毕业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这些部门要在具体小事上想细、做细,宁可以增加工作量为代价,也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提供各项优质服务。对于发生在教学或生活区内的各种不文明现象,学校各部门都应有责任也要敢于制止,并及时与政教处、年级组、班主任等进行沟通,共创安全、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

    做好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不仅仅是一个学校的常规管理,也更应当是反映和检验学校教育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更可以说是学校教育成败的一面镜子。因此,各个学校要上下一盘棋,通盘认真对待,各部门通力协作,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切实把毕业生离校教育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编辑:网校客服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鲁ICP备09061301号-1
联系地址: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东昌西路37号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