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流教师教思想,二流教师教方法,三流教师教知识。
二、加强研究,统筹规划。
1.研究考纲,覆盖三本必修和一本选修。
2.研究考题,天下考题是一家。
(1)学科重点,反复考查;
(2)回归模型,教材模式图,插图等,要重视。
(3)旧貌新颜,彰显能力考查。
(4)学以致用:考查学生构建模型能力,对图形的认识。
(5)借助实验:锻炼考查学生多种能力。
三、关注细节,纠正学生不良习惯。
1.字迹潦草,错字偏多。
2.专业名词,随意更改。
3.卷面脏乱,重复修改。
4.文不对题,答非所问。
5.时间失控,留有空白,学习无计划性。
6.答案模糊,界限不清,缺少专业术语应用,答案不利落,不扣题目,表达不准确。
7.审题不严,分析不透,阅读方法不对。
四、教学准则
1.遵循考纲,不偏不离,尽量不超,适当补充。
2.落实双基,抓住主干,关注分支,构建体系,实现知识的系统化、网络化。
3.全面重视,不留死角,包括正方、图表、旁栏,实验、课后题、小资料、课后读等等。
4.经典例题、针对性训练,做好反馈练习。
5.关注生产实践,联系实际、注意情景题。
五、注意复习方法
1.归纳比较复习法,图表比较法。
2.联想复习法,由一点联系其它,利于构建知识网络。
3.串联复习法:多章节的知识集结在一起,联系而且比较。
4.合理利用旁栏、资料、课外读等情景资料。
六、所编习题讲解效果不好的原因。
1.忽略学生主体地位
2.精编、精选是前提
3.让学生跳出题海,避免重复训练
4.试题组编系列化,卷面要规范化。
5.资源共享,多人审题。
七、讲评要落实
1.落实好错因分析。
2.落实知识消化,记录错误档案,更正。
3.落实个别辅导,讲的效果,甚至手把手教,任务学生在教师心中都要有一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