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本培训 > 校本课程实施建议

校本课程实施建议

2012年05月06日 00:00:00 访问量:5304

一、进一步明确实施校本课程的目标

在当前新的课程体系中,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各具使命和独特功能,相互渗透、相互支撑,形成了完整的课程结构。校本课程作为新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应充分利用当地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为此实施校本课程的具体目标应该是:

1、了解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灵活多样的课程,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

2、拓展学生知识领域,增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关注自我生活,发展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4、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推动课程研究、课程管理和课程开发队伍的建设,提高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5、加强学校教学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6、建设和完善校本课程体系和管理机制,全面落实新课程实验的目标要求,使国家、地方、校本课程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形成目标一致、内容开放的课程体系。

  二、进一步加强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要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遵循课程开发与建设的规律,体现新课程理念,继承和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和优势资源,充分发挥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的主体作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适应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要,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实现课程模式的多样化,优化课程结构。当前,要进一步加强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提高校本课程教育教学质量需认真抓好以下工作:
  (一)因地制宜开发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因地制宜,高中教育阶段的校本课程要注重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与成人教育的融合与渗透;
  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学校为基地,既可以由学校独立开发或联校开发,也可联合教研部门和高等院校等共同开发。
  1、整体设计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方案
  学校应以新课程方案确定的培养目标为基础,研究、分析学校和社会的发展需求,评估可供使用的教育资源,调查、分析学生的需求,在校情分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对学校课程做出整体安排,确定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总体方案。总体方案应包括需求评估、总体目标、课程结构与门类、实施与评价建议及保障措施等。学校要依据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总体方案组织教师进行相应的学习培训。
  2、开发校本课程
  (1)全面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和能力
  学校要分析学生情况,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和需求;分析学校情况,全面了解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等;分析教师情况,全面了解教师的素养、能力、特长、优势;分析教育资源,全面了解校内外自然和社会资源状况。通过分析确立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项目及项目框架。
  (2)合理选择校本课程项目
  要根据学校特色、教师特长、校内外资源和学生需求确定校本课程具体选题。校本课程的选题通常有以下类型:特色类-体现学校办学思想、办学特色、教师特长和社区特色的校本课程;社会类-与学校、社区、社会热点、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校本课程;兴趣类-学生感兴趣的学习领域或活动方面的校本课程;科技类-学生感兴趣、有基础、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科技类校本课程;艺体类-学生喜爱的艺体类知识和活动方面的校本课程;人文类-学生感兴趣的政治、历史、经济、法制、宗教、民族、文化、旅游等方面的校本课程。学校应在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中广泛征集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项目,听取意见,对征集的项目进行筛选,最后确定要开发的校本课程项目。
  (3)精心设计校本课程
  学校可采取根据教师特长,采取指定、项目招标、教师自荐、小组承包、协作开发等方式确定校本课程开发者。要组织相关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培训,指导校本课程开发者编写课程材料。课程开发者要按学校开发实施的总体方案的要求精心设计、编写课程材料,其内容包括:课程名称、课程类型、主讲教师、授课时间、授课对象及教学材料、课程内容。其中,课程内容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活动安排、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
  (二)科学实施校本课程
  1、公布课程,指导学生选择
  学校应根据学生需求、教师资源、学校特色以及场地、设置、课程开发等实际情况,及时向学生公布校本课程目录和说明,并对学生选课进行指导,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校本课程。
  2、可突破班级界限,尊重学生自主选择,以课程分别编班开展教学活动。
  3、科学实施校本课程教学
  校本课程是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超越了学科课程的逻辑体系,更加具有时代性、实践性、探究性、活动性等特征,因此,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体现综合性。倡导课程整合,拓宽学生视野,淡化学科知识,强调综合运用和实践创新。
  注重实践性。密切课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通过提供与学生生活、与现代社会密切联系的素材,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学习的过程。要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动脑,解决现实生活中面临的问题,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加强情境教学。要利用文字材料、模型、书籍、多媒体等创设情境,并通过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有效参与学习活动。
  倡导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要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方式,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与经验,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应积极探索班级集体授课之外的教学形式,如采用观摩、实验、创作、考察、调研等多种形式实施教学,以提高学习效率。
  利用评价手段促进学生发展。应根据学生的态度、成果、成绩等综合评价学生,成绩以等级呈现。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校本课程的考查可采用考试、论文、实验、调研报告、作品等多种形式,成绩以等级呈现,要防止单一以笔试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依据的做法。特别要注意在学习过程中利用评价手段,促进学生发展特长,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三)加强校本课程的管理
  1、组织管理。学校应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课程开发实施领导小组,负责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组织与管理工作。学校应制定本校《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检查评估开发与实施的执行情况等。教导部门或教务部门应具体负责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检查、评估等具体管理工作。
  2、制度管理。为了确保校本课程的可持续发展,学校要制定相应的校本课程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主要包括:课程审议、教学管理、课程评价、校本培训以及激励制度等。
  3、实施管理。普通高中学校要将《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在实施前的一个学期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审定。要保证校本课程的课时。校本课程实施后,每学期末,学校应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报告有关实施情况。
  4、资源管理。校本课程原则上由学校独立开发,也可以联合其他学校、教研机构、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等共同开发,逐步实现课程资源的共享。校本课程由教师编制教学方案(包括教学资料、自编讲义、媒体素材等)。
  5、评价管理。学校要根据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目标,制订评价准则,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方案、实施的过程与结果等进行评价,并在广泛征求教师、学生、家长及相关人员意见的基础上,提出改进与完善的意见与措施。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发展。
 (四)进一步强化校本课程的保障措施
 1、 学校要把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社会和家长参与和支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对校本课程开发者、实施者给予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通过专家引领、校本教研、样本学校示范、经验交流等方式和途径提高教师建设校本课程的水平。要合理考虑教师参加校本课程建设的工作量,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提供人力保障。
  3、学校要认真总结校本课程实施的经验,对取得突出成果的个人给予物质及精神的奖励。

编辑:网校客服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鲁ICP备09061301号-1
联系地址: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东昌西路37号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