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上机械维修课
1月31日,我校14名师生登上北京-纽约的飞机,开启了聊城三中与美国康州纽顿中学为期十天的友谊之旅。
飞机在几万英尺的高空飞行,飞跃西伯利亚的茫茫沙漠,穿过苍白的北极光,我一直盼望,盼望减到即将在遥远的地平线上升起的过度。当飞机在蔚蓝的海岛上空盘旋,岸边的建筑一点点变得清晰,飞机着陆了,窗外,是真实而梦幻的纽约。
校长Dumie和Jason早已在机场等待。我们一同来到姊妹学校-Newtown High School,受到在校师生和接待家庭的热烈欢迎。喧嚣的大厅上挂着相连的中、美国旗,他们象征着这次友好访问的开始。
我和田琳住在Davey一家,母亲Kathy是本校的体育老师,父亲Rass是位游泳教练,13岁的男孩Jimmy读初中,是位游泳教练,8岁的Kai-Li是个可爱的中国女孩。他们和睦友好、热情坦诚,我们两个中国学生和他们朝夕相处,很快融入到了这个温馨的家庭。
我们在纽顿中学,在这儿的学生一起上课、交流。我认识了Lauren、Sam、Nina,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纽顿中学是一所非常优秀的高中,有着优秀的环境和设施条件,开设了法语、西班牙语、环境科学、陶艺、服装设计等各种选修课程,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培养兴趣,亲近社会。我和我的影子Lauren每天7点上课,下午2点放学,感受到课堂上轻松活跃的气氛和学生们自主学习的精神。这里的学生没有繁重的学习任务,却有更多实践创新的机会。他们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展现自我,课下加入各种社团、球队,组织起校电视台的采访工作,甚至做起了兼职。我的朋友Sam和我同龄,她在课余做起了三份兼职工作,Lauren也利用周末时间做起了保姆。她们没有繁重作业的压力,却有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她们微笑面对生活、乐观地一步步向自己的理想靠近。这让我联想到中国的"素质教育",我们想达到的不就是这种模式吗?这样看来,两者间还有太大的差距。让我感触很深的还有他们的功德和素质,这种高水平不仅体现在学校,还体现在社会的角角落落和事物的方方面面。举几个例子。有人不小心挡了别人的路,对方反而会谦逊地说声对不起;一位学生推门走过,他会等后面的同学一一走过,再轻轻地把门关上。学校里的公德行为可以上升到城市的普及,城市的高素质又折射出一个国家。即使在繁华又快节奏的纽约,也没人为赶时间而闯红灯;行人过马路时抬手示意,疾驰的汽车也会立即停下等待行人穿过马路。记得那天我们乘一辆公交去纽约,下车时,还未等同学们对司机说句谢谢,司机就微笑着对每位乘客说句"Thank you"。我想,文明礼仪已经成为公民的习惯,人人互相尊重,从而用善意影响更多的人,也让远道而来的我们感到暖洋洋的晴空。
在美国,最使我感动的是当地人淳朴友好的民风。我住的家庭有个8岁的中国女孩,开始我很是奇怪哪来的中国孩子,却觉得问主人会不太礼貌。结果晚餐上,女主人告诉我们Kai-Li是广东的弃婴,在网上的智慧收养孤儿的消息后,Kathy和朋友们一起飞到中国,收养了Kai-Li及其他几个中国孩子。Kathy和Rass就把10个月大的Kai-Li一直养育成如今8谁的女孩,他们视她为亲生女儿,甚至比对Jimmy还百般疼爱。我想,这是美国朋友对中国的尊重和友好,是热爱中国的善举,是他们善良淳朴的民风。
2月4日,我们参观了耶鲁大学,受到校务卿王芳女士的热情接待。她详细介绍了耶鲁的有关情况,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耶鲁是世界顶尖的大学,耶鲁的目标是"为世界培养领秀人才",近6位美国总统中,有5位毕业于耶鲁,这让我们对耶鲁产生了特殊的仰慕之情。2003年,胡主席带领百名师生访问耶鲁,成为文化之行的一站,次年Yale师生回访中国,从此,中国与耶鲁就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们参观了耶鲁宏伟的图书馆,珍藏了毕加索等美术大师真迹的艺术馆,在《哈利·波特》的拍摄地点耶鲁餐厅吃午餐。耶鲁丰厚的文化底蕴,宏伟堂皇的建筑,顶尖的教育实力,震撼了我们这些莘莘学子,也让我们的理想更高一层。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游览了纽约曼哈顿大街,参观了又一所顶尖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所到之处,留下我们对美国的特别印象。
几天的旅途,将要在我们的极度兴奋和满足中接近尾声,我们与康州纽顿结下不解之缘,与美国朋友结下深厚的友谊。快回国了,我却发现有些舍不得离开。在这最后的两天,我尽情着享受着友谊、生活,试图刻下最真切最美好的回忆。我们一行的同学开玩笑说希望护照丢失,这样就能留在这里。当我回家向Davey夫妇转告这句玩笑话时,却意外发现Kathy湿了眼睛,偷偷低下头去,Russ也悄然背过身去。Russ说,女孩们,记住,如果你们再回到美国,记住你们有个家,我们在这里等你们依靠。Kathy捧着送我们的心形项链说,你们永远在我们心中。如此的真诚,如何不使我感动?
告别宴会上,中国学生和美国朋友们坐在一起,忙着收发礼物,享受着最后的相聚时光,脸上微笑着心理却沉沉的。Sam、Lauren、Racheal几个要走了我的摄像机,偷偷录下我说的话,待我回去看时,禁不住泪流满面。
离开那天,我们从学校出发去纽约机场,朋友们再次合影留念、拥抱告别。我和主人Kathy告别,Kathy依然含泪让我向她承诺来Yale读大学,依然让我记住这儿有我的家。我和Sam、Lauren、Flicia告别,我们牵手泪流满面,不愿上车,他们也一直挥手,不想让我们走。离别总是这样残酷,才是短暂的相遇就要错过。这时,天上下起太阳雨,太阳微笑着告诉我们不要悲伤,我们不会再相聚;雨却哗哗下着,为这场离别哭泣。
车窗外,汽车疾驰而过,却与我们走着相反的方向。看着那么多礼物和卡片,心里无助地伤感。在机场,我们和校长Jason告别,Jason目送我们一一走进检票口。这一刻,我似乎觉得这是几天前呢,Dumei和Jason就在这机场大厅举着"聊城三中"的牌子迎接我们。一晃,幻觉毕竟不是现实。
我们从太平洋的彼岸来到此岸,又要从此岸飞回彼岸。我们的距离隔着一个茫茫的大洋。但是,我相信我们这次美国之旅已经为两岸架起了一座桥梁,一座聊城三中与纽顿中学的友谊之桥。
再见了,美国。这一程,圆满而顺利,我们也已满载而归,载着友谊、载着理想,载着希望。相信重逢,相信友谊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