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本培训 > 成长,才是恒久的姿态--国培学习收获感言

成长,才是恒久的姿态--国培学习收获感言

2012年12月07日 00:00:00 访问量:1378

 

金秋十月,我们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0名学员,分两个班在上海师大参加“国培计划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项目(高中语文班)”培训,培训分主题学习、共同备课和课例研究三个方面。10天里,我们聆听智者教诲,参与探究,边学习、边思考、边提高,一路下来,感受颇深、收获颇丰。

一、开学典礼感受风采

这次培训地点定在上海师大,由于多次承担高中语文研修项目的培训任务,上海师大已经形成了一支以王荣生教授为首席专家的成熟而稳定的教学团队。这支队伍组成人员的共同特点就是学历高,读书多,善钻研,有学术成果;很多老师有过高中语文第一线教学的工作经历,边教学边求学,始终洋溢着年轻阳光的个性气质。十天的学习中,我们不但感受到他们渊博的学识和系统的理论,而且时时刻刻被每一位老师勤奋上进、有追求、有目标的精神气场所吸引浸染。

109上午,上海师大为我们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全国师德楷模、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八十多岁高龄的于漪老师早早来到会场,亲自作辅导报告。于漪老师对中学教育贡献很大,不但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学子,而且对青年教师的指导不遗余力。在利益甚至是应得的利益面前,执着地追求人生的最高境界,“一辈子都在进行价值取向的选择”。于漪老师的语文教学早已达到令人仰望的高度,却谦虚地说“与其说一辈子做教师,不如说一辈子学做教师”;于老师常说,上课是教师“用生命在歌唱”,教师需“激情似火,点燃学生求知欲望”;她执着地要求自己,教课一定要教到学生的心中;于老师说过她上的每一节课都伤痕累累,对于课堂的反思研究,于老师一辈子都没有停止过。

于漪老师脱稿近三个小时,横贯中外,纵观古今,思路开阔,观点鲜明。这场报告给我以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使我如饮甘洌,如食美珍,如沐春风。她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经历,她严谨的精神、豁达的性格,她和蔼的态度、内敛的品格,无时无处不散发出智慧的光芒,无时无刻不给我带来心灵的震撼:于漪老师的名气那样大,而讲台上的她却又如此亲切、慈祥、低调。于漪老师洗尽铅华,阅尽沧桑,远离了喧嚣与浮躁,以一种高贵、一种绵长、一种执着、一种成熟而睿智的典雅风采演绎着教育者的时代交响。

二、主题学习特色鲜明

“主题学习”部分,共有九位专家学者为我们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于漪的《树立精神风范,引领教育现代化》,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教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崔允漷的《新课程实施中的有效教学》,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语文特级教师谭轶斌的《来自教研员的课堂观察》,上海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荣生的《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语文教学环节的组织》,上海师大教授、教育学博士郑桂华《散文的特性与教学设计的要点》,杭州师范大学教授、教育学博士叶黎明《写作课程与教学设计的重构》等。

谢于漪老师,她的报告让我重新给自己定位:教师这个职业不渺小,不平凡。我们可以是一名普通的教师,但我们的胸中要有祖国,位卑未敢忘忧国;我们更要放眼全球,意识到各国的竞争实际上都是源于教育的竞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老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岗位上,自觉地孜孜以求,不断登上新的台阶,经过六十多年的积累,达到了许多教师难以企及的境界。

感谢崔允漷教授。囿于思维定势,尽管新课标最基本最核心的理念是要求一切从学生出发,尽管新课标已经实行好几年了,但实际中老师们大多还是从自身出发,并没有真正从研究学情出发确定教学内容。这样的思维惯式严重影响对新理念的接收和应用,更谈不上得心应手。崔允漷教授说:“课标是我们拿工资的理由。”这句话使我们改变以往的看法,认识到尽管课标和我们的具体教学有很大的差距,但这不应该是我们忽略课标的借口;相反,我们应该静下心来研读课标。课标是国家的课标,是国家要把课标的目标和内容通过课程与教学贯彻落实下去,我们从事教学应该站在国家课程的高度进行,我们是在帮助国家落实国家的教育意志,说得俗一点,我们在为国家打工,就有义务实现国家意志。 教授说:“总是抱怨有什么用呢?还不如花时间思考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这样朴实无华却触动人心的观点,进一步开阔了我们这些中学教师的视野,在思考中我们越来越明白:原来,问题是我们收到的礼物。没有问题的烦冗晦涩,就没有答案的妙不可言;没有问题的时时出现,就没有我们的不断进步与成长。

感谢谭轶斌、郑桂华、叶黎明三位女性老师,她们的精彩亮相,不仅让我们欣赏到了上海女性的精致温婉,更让我们领略到了知识女性的优雅端庄。郑桂华老师说“对知识的排斥是件很糟糕的事情”,岁月苍老了我们的容颜,却对这几位优秀女性网开一面;岁月麻木了我们的心灵,却让这几位优秀女性温软灵透。原来,她们正是因为始终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才能不断提升业务水平,时时更新教育观念,成为所在领域的专家学者。

更要感谢王荣生老师,他领导这个教学团队研究出的关于高中语文教学的理论,系统连贯,可操作性强,用一句话概括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沿学情,明起点;依体式,定终点;中间搭两三个台阶。”简单的解释就是要求教师既要深入研究学生情况,又要深入研究文本;制定恰当目标,运用有效手段,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语文教学在最要紧处下功夫。如果小学初中高中教的内容都一样,那一定是教的方法不对。”“一方面课堂上教什么比较随便,一方面不管什么文章都在教同样的内容,一篇文章不管放在第几册都是同样的教法。”“在最要紧处,在学生感到最困难的地方,教师应该尊重自己的阅读经验,做一些理性的分析”……这些真水无香的话语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前语文教学的弊端和语文教师的现状,醍醐灌顶震撼人心,给我们以颠覆性的改变,促使我们下定决心重新做起,重走教学之路。

三、共同备课科学严谨

共同备课有三次,每篇课文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有两位指导老师,用一下午的时间共同备课,写出教学简案。之后前两次再各用一下午的时间各备课小组在全班面前展示,其他小组提问,以此发现问题,促进备课更加深入;最后一次各备课小组展示成果,专家介入指导。

三次共同备课是由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单是“依体式”三个字,在第一次共同备课中就难倒了不少学员,原来以为就是界定一个文本的文体。比如《桥边的老人》是小说,再加上作者是海明威就行了;而在导师不断地提问学员不断地思考和回味中,我们最后终于明白,“体式”要比“文体”的内涵丰富,而且对于很多经典文本来说,“体式”是没有最终说法的;但是对于中学语文教学来说,只要把需要的内容确定就可以了。还是《桥边的老人》,它的“体式”我们可以这样界定:1海明威的反映战争的短篇小说,2集中体现了“冰山理论”。这样再联系学生自己能够解决的事情是什么,不能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二者结合之后确定的就不再是类似“理解本文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主旨”这样大而空泛的教学目标了(因为其他很多文章也是这样的主旨,这样的教学目标很容易失去学生的兴趣),而是依据“体式”的内容确立更加细致精确的目标,比如“本文如何体现了冰山理论”这样的目标。这样的思辨过程促使我们向文本的更深更细处着眼,促使我们思考“这一个文本”能够教给学生什么不一样的东西。

共同备课是学员们相互切磋、相互碰撞、相互启迪的过程,这与我们以往的学校集体备课是相同的;但它又有不同。首先,从备课成员来看:成员组成不再是单一的高中教师(包括教研员)这种平面结构,而是增添了两位教育学博士而构成了立体化备课成员格局。其次,从占有的备课资料看:原有的集体备课有教材,更要有教参,还有大家分头寻到的各种资料;而共同备课只有孤零零的文本。

共同备课明显暴露了我们的准备缺失。这种缺失首先是平时我们这些中学教师不注重学习造成的,包括对教育专著和业务书籍的学习;现行一标多本,很多一线教师只关注自己所在省市用到的教材版本,而不去关注其他省市的教材版本,这就导致一些老师在这次培训共同备课中面对的文本极其陌生;没有了文本在教材中的位置,也没有参考资料,习惯了备课找抓手的我们难免茫然。这种缺失还源于对教材的钻研不够,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缺乏对文本的真正解读,更谈不上深度解读、个性解读;说得严重一些,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只是在贩卖知识——从教参和各类参考资料中批发知识,然后在课堂上兜售给学生。

两次班级备课中,大家都研讨得热火朝天,有分歧,有共识;有时走入死胡同,有时陷入误区,当重新回到大路上来的时候,正是迷茫过后是清晰,耕种之后是收获的时候。在这里特别要感谢我们的班主任步进老师,在共同备课中他对我们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因为朝夕相处,他知道我们这些中学教师和培训理念之间的隔膜在那里,所以当我们在班级共同备课中陷入针锋相对互不相让无休止无意义的争论中时,他总会提出恰当的问题使我们的研讨再回到围绕核心问题的轨道上来。这保证了我们这些来自天南地北的学员们能够真正学思结合,在争论中获得进步。

四、课例研究精彩新颖

课例研究共有三例,曹勇军、邓彤和郑桂华三位老师分别上三堂不同文体的课,然后是说课和互动环节。通过课例研究,智慧与思想发生美丽的碰撞,实践与探索实现亲切的交融,我们这些学员的专业素质得以提升。可以说,这是交流的平台,是学术的天堂,是展示教师个性的舞台。

这几堂课都是贯彻王荣生教授“沿学情,明起点;依体式,定终点”的课堂教学模式。上课的三位老师都说:“确定教学目标是最难的,而中间搭两三个台阶不是问题。”我倒是觉得,三位老师不但在“定终点”上煞费苦心,“台阶”更是搭得功力十足。 我并非意在表达这几节课无懈可击,“课堂教学是一门永远有遗憾的艺术”,有遗憾就意味着有不足,但这不应是我们学员关注的重点;我们应该关注课堂的精彩纷呈甚或灵光一闪。感谢曹勇军老师,为了课例研究,我们看到了他在课堂上的努力,更看到了他对文本的充分解读;尤其可贵的是,在面对学员不够理性的责问中,老师显示出了善于反省、虚心聆听的名师风范。感谢邓彤老师,他让我们看到了上好一堂课需要付出多大的心力,怎样才能游刃有余应对课堂上的生成。感谢郑桂华老师,她让我们明白,学生的作文是可以教好的,这需要教师的智慧和激情。三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重新思考自以为已经够用心够努力的备课。

五、心灵嬗变精神成长

我们开始在文本与文化间独立行走。尽管我们以不确定的语气开始了文本解读,但是我们的语文专业素养、教师的角色历练最终坚定了我们的信心——从不自信到自信,从自信到不自信,最终再到自信,如此几次往返循环,我们越来越近距离地触摸文本,越来越深刻地理解了文本,越来越精细周到地提炼出自己的观点——这就是独立解读文本形成个人文化的过程。

我们开始在含糊与清晰间洞察真知。我们从未经历过如此严厉的诘问——专家的“为什么” 简直是围追堵截,我们常常觉得“山重水复疑无路”;在几近绝境中我们不得不层层深入反观自己的观点,不得不修正自己的思想,不得不锤炼自己的表述,最终我们看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从无疑走向有疑,又从有疑走向无疑。这是个经历,更是个需要贯穿在日常教学中的习惯。

我们开始在教者与学者间全面定位。我们是教师,当然是教者,学者似乎与我们毫不相干;但是这三次共同备课,亲历了自己观点被推翻的窘迫,也亲历了自己观点被专家修改后的欣欣然。这让我们更加清晰地意识到:教师,必须是学者型的教师;只有边学边教,才会时时有新意,时时有进步,时时在成长。

……

对我个人而言,成长与收获可以用“狂飙突进”来形容,这次培训的最大特点和亮点就是每天的课程安排很满,晚上还要在机房里写作业。每天要学习接受的概念和理论多得让我有些疲惫,我甚至没有时间去消化吸收,更谈不上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但是每天总被一些想法激动着,很想记录下来,第一天从机房里写完作业回到宾馆接近九点,写完感受休息时已是十二点,这影响了第二天的听课。后来我就调整,白天尽量多地记笔记,拍照片;晚上一定在十点半时休息。十天的时间不长,收获却巨大。这收获不仅是指那一大本记录满满的笔记本,更是指短时间内经历的头脑风暴。

经过这次培训,我更加坚信:课堂是一个值得教师好好经营的地方,是我们人生修炼的道场;在日日的课堂行走中,我们一定会倾听到自己灵魂深处生命拔节成长的回音。成长,应该是教师恒久的姿态;就像树一样,生命不息,成长不已。

这次培训期间我所在的小组经过讨论起名为“八棵树”。“八”代表来自四面八方的八位成员。“树”的内涵首先在此:“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说法道出了教育的长远性和重要性,教师对自己的职业不仅要有自豪感,还要有任重道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不应该仅仅是稻粱谋,它更应扩充至千古事、天下事。其次,孔子说:“朝闻道,夕死足矣。”作为教师更应该活到老,学到老;“树”表示在课堂上校园里社会上教师就像学生一样是不断成长的,是不断纳新弃旧的。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不断奉献出吸引学生的东西,才能赢得课堂,赢得精彩人生。成长,是教师最健康有力的姿态。

成长对每个人而言是一定存在的。当我们从顽强和执著中成长出不再理会哄闹的微笑,成长出不再向四周申告的大气,成长出无须声张的厚实和并不陡峭的高度,这些是多么弥足珍贵!无谓的寒暄、市井的嘈杂,顺境和逆境,欢笑和泪水……相对于成长总会褪去。我们不要因环境所迫方才觉醒,而应自觉于自我的不断超越:漂洗原始欲望,过滤社会杂念,超越嗜好、超越时间,以孜孜追求的意志力寄托我们对成长的歆羡。

那么,成长到底是什么?除了少年、青年、中年、老者这样的生理成长过程,成长还包括理解生命、觉醒思想、营建精神的抽象成长过程。成长是生命质量的不断进化,是人的精神在一定文明层面上的叠加与沉淀。

对每一个人来说,成长才是恒久的姿态。

编辑:网校客服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鲁ICP备09061301号-1
联系地址: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东昌西路37号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