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中初中教师远程研修内容难度较大,专业性较强,根据省教育厅工作部署和要求,在全员研修开始前,组织对助学团队(指导教师和研修组长)开展全员远程培训。现制定高中、初中助学团队远程培训实施方案如下。
一、研修目标
1.领会、学习远程研修课程资源基本内容。理解和把握远程研修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内容体系、学习的重难点等内容。做到先学先研,心中有数。
2.提升远程研修教学指导能力。提高指导教师和研修组长的远程培训助学技能,丰富作为助学者的理论与实践方法,熟悉研修平台,促进远程学习过程的监督、助学和管理能力的提高。
二、研修时间和参训对象
参训人员:高中、初中学段全体指导教师和研修组长。
研修时间:因与全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时间冲突,高中、初中助学团队培训时间统一调整为:7月4日—7月9日。
7月1日开放平台进行平台和账号测试,预习课程内容。在山东省教师教育网上参加过远程研修的教师可凭已有用户名和密码登录;首次参加远程研修的参训学员、研修组长和指导教师以默认账号(身份证号码)和密码(姓名的全拼<小写>)登录“山东省教师教育网”研修平台,并及时修改密码。
高中助学团队远程培训平台:****
初中助学团队远程培训平台:****
此次远程培训,参与学习的人员角色会发生变化,详见下表:
暑期全员远程研修中的角色 |
助学团队培训中的角色 |
指导教师组组长(参加过集中培训) |
指导教师 |
部分指导教师(未参加过集中培训) |
研修组长 |
其他指导教师、研修组长 |
学员 |
三、培训内容与日程安排
(见附件一)
四、业务指导
高中助学团队远程培训以市为单位组织实施。每市每个学科配备1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由参加过集中培训的各市各学科指导教师组组长担任。每个学科的其他指导教师和研修组长根据人数组成若干研修组,每个研修组配备一名组长,研修组长由省项目办从各市指导教师中指定。编组及组长配置情况见平台公告。
初中助学团队远程培训以县(市、区)为单位组织实施。每县(市、区)配备1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由参加过集中培训的各县(市、区)骨干指导教师担任。其他指导教师和研修组长根据人数组成若干研修组,每个研修组配备一名组长,研修组长由省项目办从各市指导教师中指定。编组及组长配置情况见平台公告。
五、组织管理
高中、初中助学团队远程培训,由省项目办负责培训的策划和组织管理,并通过华师大专家团队和省专家团队,实施培训的专业指导。
各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助学团队远程研修的组织管理,做好指导教师和研修组长的选配,并加强过程管理和监督。
指导教师和研修组长所在单位和学校要负责安排参训人员的时间,保证本单位指导教师和研修组长在此次助学团队远程培训期间能够全程参加学习。
为保证此次远程研修质量,省项目办制定了指导教师、研修组长和学员的学习任务和工作要求(见附件二)。对未能完成此次远程研修学习任务的指导教师和研修组长,各市县教育局和任职学校要及时更换,不能担任暑期全员远程研修助学指导任务。
附件一、高中、初中助学团队远程培训内容与日程
附件二、指导教师、研修组长和学员学习任务与要求
山东省中小学师资培训中心
二〇一三年六月十七日
附件一
高中助学团队远程培训内容与日程
时间 |
维度 |
内容安排 | |
7月4日 |
全天 |
模块0 模块1 21世纪的学习 |
ü 培训课程概况了解 ü 了解远程学习的评价标准(讨论和作业) ü 了解远程培训的过程 ü 通过案例研讨,理解21世纪对于人们技能提出了新的挑战 ü 反思当前的评价实践,探讨适应21世纪技能的评价。 ü 完成本模块的讨论、标准化测试及作业 |
7月5日 |
全天 |
模块2 评价策略 |
ü 理解评价策略的构成,即评价目标、评价方法与评价工具。 ü 了解五种不同的评价目标 ü 了解不同评价方法的示例 ü 了解不同评价工具的示例 ü 重点学习评价量规的设计 ü 通过修订各个学科的量规设计,提升量规设计能力 ü 完成本模块的讨论、标准化测试及作业 |
7月6日 |
全天 |
模块3 评价方法 |
ü 研习各种评价方法和评价工具 ü 以具体案例为情境,研讨应该如何通过评价加强教学效果 ü 完成本模块的讨论、标准化测试及作业 ü 提交第一次作业 |
7月7日 |
全天 |
模块4 评价开发 |
ü 选择一个单元,对单元已有的教学设计进行评价设计优化,并将其中涉及到的评价工具全部制作出来。 ü 完成本模块的讨论、标准化测试及作业,完成第二次作业 |
7月8日 |
上午 | ||
下午 |
模块5 评价实施 |
ü 理解评价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ü 学习针对实施问题的具体举措 ü 完成本模块的讨论、标准化测试及作业 | |
7月9日 |
上午 | ||
下午 |
ü 完善个人的第二次作业,并提交。 ü 围绕如何做好暑期全员研修指导工作进行讨论 |
初中助学团队远程培训内容与日程:
时间 |
维度 |
助学 | |
7月1日-7月3日 |
模块0培训准备 |
指导教师 省级专家 华师大专家团队 | |
学习准备: n 请学员提前准备好单元教学设计的有关资料,包括课程标准,教材,教参等; n 提前登录平台,熟悉平台的各项内容的操作路径; n 了解网络课程结构; n 提前安装思维导图、主题资源制作平台两个软件。 | |||
7月4日 |
上午 |
模块1 走进培训项目 | |
下午 |
模块2 研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问题 | ||
7月5日 |
全天 |
模块3 规划主题单元 | |
7月6日 |
上午 | ||
下午 |
模块4 设计研究型学习 | ||
7月7日 |
上午 | ||
下午 |
模块5 创建并利用主题资源 | ||
7月8日 |
全天 |
模块6 设计单元学习评价 | |
7月9日 |
上午 |
模块7 设计并反思单元实施过程 | |
下午 |
模块8 展示成果反思培训 围绕如何做好暑期全员研修指导工作进行讨论 |
附件二
指导教师、研修组长和学员学习任务与工作要求
1. 指导教师(参加过集中培训的指导教师)工作要求
指导教师的职责是:协助省专家团队,组织好本区参训学员的协同研修,做好助学工作,在指导教师/研修组长远程研修期间的具体工作如下:
1) 熟悉平台操作
2) 熟悉课程整体安排,包括
l 培训课程的时间安排
l 培训课程的活动安排
l 培训课程的评估要求
3) 登录平台,了解平台的操作功能,并督促学员登录平台,帮助学员解决平台登录和操作问题。研修期间全程在岗。
4) 了解和督促学员登录学习,帮助解决平台操作困难。
5) 建立与学校和研修组长日常联系方式(如QQ群、邮件等)。
6) 参与作业点评:阅评学员的全部作业,对质量较好的作业推予以推荐。
7) 关注问答区学员的提问答问,对学员提出的好问题、好答案予以推荐。
8) 参与“专家在线”:收集学员的问题,总结提出典型问题提交至“专家在线”栏目。
9) 学习园地创建:主持创建两期学习园地。在第一期“学习园地”发表“致学员的一封信”,就学习与指导工作、对话交流、学习园地的参与要求与方式等进行引导。学习园地主要用于学员的互动对话交流,指导老师要为学习园地对话提供有价值的情景话题,组织好学员的参与讨论,生成有价值的话题资源。
10) 参加学科例会,同时每天要与省级专家和研修组长交流工作情况。
11) 推荐优秀作品。
12) 做好省专家团队需要做的其它助学工作。
2. 研修组长(未参加集中培训的部分指导教师)工作任务
除完成课程学习和作业外,协助指导教师管理本培训小组的课程研修活动,完成培训相关工作,在指导教师/研修组长远程研修期间的具体工作如下:
1) 熟悉平台操作
2) 与学员同步学习课程内容,参与相关活动。研修期间全程在岗。
3) 熟悉课程整体安排,包括
l 培训课程的时间安排
l 培训课程的活动安排
l 培训课程的评估要求
4) 掌握本组学员的基本信息和联系方式,建立QQ群、邮件等联系方式
5) 了解和督促学员登录学习,帮助解决平台操作困难
6) 经常登陆平台,查看学员参与学习情况,必要时采用邮件、短信、QQ群等方式进行提醒
7) 协助指导教师提醒尚未交作业的学员,提醒学员重交或补交
8) 推荐优秀作品
3、合格学员(指导教师 研修组长)基本要求
活动形式 |
评价指标与要求 |
理解 |
完成全部课程的学习 |
认真完成各模块 “巩固”栏目中的后测 | |
创建 |
(分步)完成作业 |
参与每一期学习园地的讨论,为学习园地的创建提供一份案例资源或者发表1条自己的观点 | |
分享 |
阅读每一期的学习园地与课程简报的内容,并有发帖 |
参加研讨区讨论,就如何做好全员研修助学指导进行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