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感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承担义务的自觉态度,是一个人以精神需求和人生价值的体现为主要对象的一种自我感受和内心体验。 当一个人认识到了履行责任的重要性时,他就会在履行责任后获得一种美好的情感体验;反之,如果没有履行自己应尽的责任,他就会产生羞愧、内疚和自责等情感体验,从而督促自己不断地去认识和履行新的责任。 现代心理学认为,责任感是人格健全的重要特征,缺乏责任心是病态人格的重要表现之一,而人的学习阶段是健全人格形成的最重要时期。 面对学生缺乏责任感的种种表现,我们不能不为之深思。因为一个人如果缺乏责任感,他将对周围的任何人、任何事都漠然视之,置之不理;一个人如果不承担自己的过失,是一种胆小、怯J濡和自私的表现。如果正处于成长中的中小学生缺乏责任感,他们就永远学不会感恩,学不会珍惜,学不会进取。 负责任这种美好的情感体验,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未来担负起建设国家的重任,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明确指出:“培养一种认真的责任心,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教育手段。”所以,对于缺乏责任感的学生,我们要做的就是赏识他们,让他们敢于去承担自己应负的责任。
[1] [2] [3] [4] 下一页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