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聊城日报》。****:8088/shtml/lcrb/20150827/388247.shtml
“走在前列”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总体要求,要在全国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走在前列,每个聊城人都应迅速行动起来,自我加压,在各自岗位上争先进位,为全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要在思想认识上争先进位。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思想认识上去了,行动才能跟着上去。实现思想认识上的争先进位,一要有国际视野。我们争先进位,必须站在全球的角度看待和思考问题,与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先进的地方去比较,瞄准这些高目标去学习、去竞争,才能真正达到争先进位的目标。二要有超前意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想问题、做事情必须有前瞻性,考虑到社会及事物发展的趋势,高点定位,确定好各自的追赶目标。有了超前的意识,才会有超前的行为,才能在工作中先行一步、先人一着,实现争先进位的目的。三要有创新思维。在推进发展的过程中,既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敢于在遵循规律的前提下,打破一些制约发展的条条框框,推进体制机制、技术管理、思维理念等各个方面的创新,用科学的理念、开放的思维、有效的办法,解决前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努力实现更有活力、更有效率的发展。四要有突破精神。做事情的关键在于确定目标,只有确立较高的目标,才能取得?好的成果。实现争先进位,必须要靠一股子精气神,自我加压、自我超越,凡是符合法律规定、上级要求和人民愿望的,就要放心大胆地干、奋发有为地做、勇往直前地走,使争先进位成为各项工作的主旋律。
(二)要在具体行动上争先进位。没有行动的想法是空中楼阁,实现争先进位,必须脚踏实地、身体力行,抓紧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具体来说,要有“五气”:一是面向世界的勇气。在各项工作中,都要树立全球视野、世界眼光,向国际一流看齐。近年来,聊城三中主动与国际接轨,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活动,与美、法、韩等国大学和中学建立友好关系,组织师生定期交流互访,使学生眼界大开、受益匪浅,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特色。二是适应新鲜事物的灵气。聊城三中积极探索借助现代技术手段,促进教育教学实践。去年多方筹集资金,为每个教室安装了一体机和iPad,实现网络学习人人通,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三是勇于争先的霸气。就是要多做横向比较,发挥自身优势,实现更好更快发展。近年来,聊城三中利用自身文化底蕴和优秀的师资资源,主动与民企合作,使优质资源惠及更多的学生。去年,学校没花一分钱,建立了三所分校,成为本地发展最快的学校。四是改革创新的锐气。改革是发展的活力之母、动力之源。聊城三中去年引进全新教学理念,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行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小组合作学习,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又使学生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得到迅速提升。今年7月22日,学校在北京举办的第五届全国教育与发展大会上作了典型发言,介绍了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成功经验。五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豪气。狭路相逢勇者胜。目标明确以后,就要排除一切困难,义无反顾地往前走。
(三)要在加强管理上争先进位。科学高效的管理,能够使企业充满活力,使人员精诚团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单位或地方的长远发展,实现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确定的任务目标,也必须从管理上下功夫,向管理要效率、要发展。一要科学管理。各级领导干部要学习和研究管理理论,用科学的方法实施管理,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提升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二要智能管理。要借助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管理,使管理更加及时、准确、高效。在这方面,聊城三中建立网络管理平台,对学生进行实时管理,每位老师(包括生活老师)都是“评价员”,对学生在校期间课堂内外的具体表现进行分数量化和文字评价,形成学生在校成长的纪实档案,真正实现了管理的高效率、全覆盖、科学化。三是精细管理。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今事业必成于实。抓工作落实,必须从细节上入手,把任务层层分解,使每项工作都责任明确、时限清楚、督促到位、奖惩分明,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四是人文管理。管理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领导干部要贴近职工、关心职工,使他们把单位当做一个大家庭,把单位的工作当成自家的事去做,从而形成昂扬向上的文化氛围。这有这样,我们的任务目标才能化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只要我们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争先进位的目标就一定能够顺利实现。(作者系聊城三中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