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领导信息 > “低重心”运行,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

“低重心”运行,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

2015年10月21日 00:00:00 访问量:8098

   

   老师们,今天凑晚上高一开考务会的时间,有一些我的想法和老师们一块交流一下。关于三中未来几年的发展设想三年让我们三中重新回到它原来的位置,就是向一中学习向一中看齐,五年把三中办成齐鲁名校。今年我校的本科升学率是55.1%,我们要用四年的时间实现升学率的重大突破,目标是“6789”,即明年我们本科升学率一定要达到60%,后年70%,2018年达到80%,到2019年突破90%。清华北大尖子生的培养目标“2468”,明年我们要实现清华北大零的突破,力争2个,后年4个,2018年6个,2019年8个。那么能不能实现这个目标呢?我来到三中20多天,有这么几点感受,第一点,就我们高一来说,我看到了我们的教学秩序井然,特别是学生的学习纪律、学习的认真程度,老师们上课、教学、认真敬业的态度,我想这是我们实现目标的基础。还有,在我们的运动会上,我们高一的主任带领全体班主任方队,让我看到了大家的精气神,这也让我信心百倍。本周我们推动了两项工作,第一个就是我们的干部和职员实行签到按时上下班的制度,这是八项规定要求的,必须做到,对于职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更应该率先垂范。这几天来,应该说这项制度实施的比较好,老师们都能严格遵守纪律规定的要求。经纪委几次调查,都没有查到迟到早退的现象。另一项工作,就是开展了学生文明进出校园,出入下车,校园内步行与车行分道的养成教育新亮点。我们的育人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成“引领社会发展的卓越人才”,什么是“引领社会发展的卓越人才”?必须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道德规范。经梁珺校长的精心安排部署,我们年级主任、班主任、政教处的同志齐上阵,去推行这项工作,这几天老师们都看到了良好效果。所以,三中的学生素质很高,关键是你怎么要求他,这也更坚定了我们实现目标的信心。那么具体怎么办呢?从教学上来讲,第一要实行“低重心运行”的教学策略,和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的教学思想。这也是聊城一中成功的经验,它经过六年实践,升学率由40%多上升到了90%。如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们研究的课题,现在社会、家长最期望的就是通过学校的培养,孩子能够成人成才,能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所以如果老师们在上课的时候,面向的就是30几个孩子来教的,教的难,练的难,要求高,后边的学生就彻底放弃了。如果你根本不认为他能考上大学,根本没那样设计教学目标,这些孩子当然不可能考上。“低重心教学”有四个维度一是面向的低重心,即面向全体学生来教,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这就要求老师们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在实施教学过程的时候,要关注到最后一名学生,要充分考虑到他们的接受性,只有他们接受了,我们才可以进行第二个问题。二是要求的低重心,老师们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设计的都比较多,比较完美,可能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个目标,这就是要求过高,老师们仔细想一想,某一节课,你如果只对两三个、三四个教学目标反复地讲解,变式,训练,那么每一个孩子都能掌握,如果是七八个目标,肯定是掌握不了,这就要求老师在备课的时候仔细研究一下,我们应该设计什么样的目标。你要不断重复,才有效果,学生才能掌握。三是难度的低重心。就是要降低教学的难度,我们高一孩子刚刚从初中升入高中,起点还很低,所以一定要重视基础,重视基本规律、基本概念、基本技能,高一就是打基础。你让他把课本上的基本内容都学会了,到了高三一轮复习、二轮复习、三轮复习时自然就会形成能力。我们现在高一有的老师就讲高考压轴题,孩子们肯定接受不了,如果一两个孩子接受了,对你也毫无意义,所以一定要降低教学的难度。四是考试的低重心。如果学生每次考试的试题难度过大,特别是数学物理这些理科平均分60分的话,将会有多少学生不及格?如果一个班20多个人考四五十分,谁还愿意跟你学习,最好的办法是,你课堂上讲什么,作业中再做什么,考试中再考什么,学生不就会了。其实如果老师教的都会了,那我们的孩子也太厉害了。所以降低考试的难度,可以全面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他学会了就有信心,才喜欢你这个老师,喜欢你这个学科。这样的话,我们全面实施低重心教学,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按照这个指导思想,从高一开始,不放弃,不丢弃任何一名学生,那么到高考的时候,80%的目标一定能实现,所以我想这是我们要采取的第一项措施。

第二项措施就是建立公平、公正、透明的教师评价体系。首先包括教学常规的落实。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考试、教研等,落实好教学常规,你才能有一个好的教学效果。还要开展学生评教活动。学生是我们的服务对象,他们对老师的评价是最客观的,同时要评选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学生评价中包括一个老师的作业批改认真程度,敬业态度,对学生的爱,教学能力和水平教学技能,学案编写的质量、试题的难度把控等。评价还包括教学成绩其中一项是后进生的转化,一项是高分段人数还跟班级组、备课组成绩以及工作量等有关系评价的结果会和绩效挂钩和职称的评审挂钩和评先评优挂钩。下面我给我们的老师们提几点要求。

    向课堂教学要质量。1、就是要精心备课,下功夫备课。老师们需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理科老师要做千题集,在做题中才能感悟到学生学习的难点、重点,易错点,文科老师要写千字文,才能准确把握讲课内容。于漪老师 “一课三备”,这一节课他要备三次,第一遍熟读教材,认真研读教材,写成“初案”,第二步再查阅教参,认真演题、查阅大量的资料,进而形成“教案”,第三步,课后反思,补充形成“另案”。如果这样备课,一定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教案,课下的功夫大,课堂上你就会得心应手。2、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是学生,你老师讲得天花乱坠,只要学生不动,不会收到好的效果。要让学生眼看、口读、脑想,让他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才能在大脑中形成深刻烙印。会教的老师说出第一句话,看学生的反应,再决定第二句话说什么,什么样的课改都不能代替面对面的教学,启发性教学应贯穿课堂的始终,有时需要启发启发再启发,诱导诱导再诱导。聊城一中有一个教物理的唐老师很厉害,明明下一句话就该说答案了,他就是不说,“同学们,要知道答案应该先知道什么呢?”“知道这个又应该知道什么呢?”总是在启发诱导,再启发再诱导,这样上课学生的大脑就跟着老师走了,这样的老师就是会教书的好老师。有一次我听一个数学老师的课,评课时我说你课讲得不错,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叫讲讲练练,练练讲讲,这个方法挺不错的,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并及时进行巩固。还有一种教学方式叫先学后教,学生先预习,老师再讲授,这样学生的思维可以跟老师形成共鸣,很容易达到教学目标,这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3、就是教学中要有激情。一个好老师,很重要的一项素质就是有教学激情。什么是激情呢?语言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你的微笑、你的眼神都能说话,这就叫激情。没有教学激情,学生就会恹恹欲睡,有激情的同时,还要控制好课堂纪律,教学效果与组织教学能力正相关,课堂上应该设计好每一个环节,让学生每一分钟都有事干。4、课堂的基本环节。应回顾上一节课知识,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然后再引入新课,展示本节课教学目标,师生互动探究知识的生成过程,典型例证题讲解,开展几个变式训练,完成达标测试,最后课堂小结,这些环节不能省略。还注重板书设计,板书就是这节课的眉目,提纲,学生会留下难忘的印象, 所以老师们要认真设计板书。

二、向落实要质量。洋思中学成功的经验是“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先学后教”,围绕着这几句话开展所有的教学活动。四清是教学落实的法宝,让每一个学生学会,让每一个学生掌握才是目的,老师讲完了不算完,学生会了才算结,所以每周末要让学生把一周的知识理一理,顺一顺,看看还有几个难点没有解决,几个疑问点没有弄清。知识需要不断重复学生才能掌握,每周末要编排一个错题再现,变式训练,把一周存在的问题再次呈现出来,把一周的知识落实再落实。再就是对后进生需要再推一把。我给大家讲一个心理学家做的实验,叫“猴子论”。科学家找来了五只猴子,然后教它们动作。第一天教了一个动作,结果有三只猴子学会了,那两只猴子怎么也教不会。第二天,科学家又把那两只学不会的猴子叫来,变换教学模式,变换教学方式,结果那两只猴子也学会了。第三天教第二个动作,结果学得快的那三只猴子没学会,学得慢的那两只猴子先学会了,三个猴子成了“笨猴子”。第四天,科学家对这三只学不会的猴子再专门辅导,还让那两只先学会的猴子给他演练、示范,结果这三只猴子也会了。第五天考核两个动作,五只猴子全部过关。这个实验对教学有个启示,如果老师们只用一种方法来教,每天肯定会出来几只“笨猴子”,因为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每节课上完后一定会产生几只“笨猴子”,就是我们说的差生,这个差生如果你没有及时地关注,那么,今天有一点不会,明天有一点不会,后天又有一点不会,连续一周两周这个学生就真不会了。那怎么办呢,在我看来,一名优秀老师和一般老师的最大差异,就是他在课堂上能感知到哪几个学生没学会,哪几个学生在哪一个问题哪句话上没理解。所以,他在自习的时候把这几个孩子叫过来,个别指点,这样孩子就跟上了,也就达到了堂堂清,日日清的目的。后面的学生就差一点,需要你再给他重复一次,这样就实现了没有教不会的学生。我认为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下功夫的老师,只要你下功夫,每位老师都能做到。信心是建立在学会的基础上,学生只有学会了才有信心,所以我们高一开始,不放弃,不丢弃任何一名学生。还有一点,就是控制好作业量。各科老师布置作业,认为布置的作业越多,占用的学生时间越多,我这科学生就学得越好,其实不然,关键在课堂,你把作业量降下来,让学生掌握了,才能真正有效果,各位老师要认真研究下怎么控制作业量的问题,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留出归纳总结的时间

    三、向集体备课要质量。我们每周有两次集体备课的机会,要充分发挥两次集备的作用。每次研究一到两节本周课的内容,备课组长要提前安排好中心发言人,确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例证题怎么安排,安排几个变式,作业怎么安排,课堂检测怎么安排,包括例题有几种方法,我们都要在教研中研究出来,安排出来。通过集备,我们应该做到“四统一”,各学科要统一进度,统一例证题,统一变式训练,统一作业。一个人好不叫好,全体老师都好才是真的好。另外就是加强听课,每人每周至少听1节课,这是我们教学的要求。三人行必有我师,要互相学习。听别的老师的课总有可学的地方,比如,这个老师的课堂引入比较好,这个老师有激情,这个老师的难点处理地比较好,这个老师语言比较好等。

四、向尖子生突破要质量。我们这一级要实现6个清华北大的突破,怎么做呢?山西长治二中,有一位班主任,第一年带班考了6个清华北大,第二届带班考了8个清华北大,第三届考了9个清华北大,今年被评选为全国劳动模范,受到习总书记接见。现在他又到了高三,当两个班的班主任。他说 “优秀学生是培养出来的,绝不是自然而然生成的。”现在的孩子,他缺少一个内在的动力,他动力不足,怎么办呢,就靠德育来引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他非常注意不让孩子受到不良思想行为的影响,比如,他不让学生读成人化的读物行为规范养成方面,他做到了极致。他讲到班里的“课桌文化”。他说,学生课桌上不能有大头贴、明星贴,不能用涂改液,课桌上不能有水杯。他不准学生带零食进教室。他讲到,你今天给了张同学一个好吃的,他一定想明天带点什么东西来还礼,要带的比你好,所以他绝对不允许任何学生把零食带进教室。同时不准学生穿名牌鞋,也是为了杜绝学生相互攀比,导致学生心不静,影响学习。他们打扫卫生有“三步曲”,第一步是扫干净,第二步是拖干净,第三步是扇干,打扫完要把抹布洗得干干净净,打扫卫生都这样认真,真是把事情做到了极致。他有一句话说得好,“内心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内心平静才是真正的平静。”他要求学生周末写出总结,写每一科的总结,这周学了什么东西,讲了什么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班主任亲自批改。每个孩子都写得工笔正楷,像印的一样。另外,尖子生要重视语文,理科的尖子生都能不能考清华北大关键在语文,还要特别强化书写,网站上挂出衡水的英语卷子比印的还好,如果我们的学生写出那样的作文卷子,英语卷子,每个学生都能提高20分到40分,所以我们高一一定要对书写严格要求。

五、向学生管理要质量。罗森塔尔效应让我们知道,每个学生的潜力都是无穷的,就看我们怎么来挖掘。学生真正的差异是习惯的差异,需要老师不断地纠正,不断地重复,包括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等等,行为重复90遍就可以成为习惯。学生习惯差了怎么办?也靠这两点,帮着他,牵引着他,慢慢地就可以顺正道,还要不断地激励,抓住机会进行扬长教育。学生如果犯错,你不需要备课可以批评一节课,但是,要让你表扬学生一节课,肯定会犯难,因为表扬是需要备课的,要找他的优点。老师们我们需要戴着放大镜找学生的优点,有的学生学习不好但体育好,体育不好音乐好,音乐不好字写好,字写不好模样长的好,这都是优点,扬长才能避短。现在的孩子,吃穿不愁,你给他讲“好好学,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这种激励方法基本不灵了,不适合现在的孩子。那现在怎么办?我在思考,要引领学生做一个优秀的人,做一个引领社会发展的卓越人才。我想,高一年级从中国的国学文化入手,引领学生做一个优秀的人,他一旦想成为优秀的人了,他学习的动力,行为习惯随之都会改变。如果把我们的孩子都引导成这样的孩子,想不优秀都难。所以要从中国国学文化上来挖掘学生学习的动力。

我相信有我们全体老师的辛勤努力和付出,有我们全体教职工同心同德,共同努力,我们学校三年、五年的奋斗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编辑:网校客服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联系地址: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东昌西路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