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风光 > 聊城三中“日行一善”道德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聊城三中“日行一善”道德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2015年12月04日 00:00:00 访问量:3995

 

聊城三中

 

“日行一善”道德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丰富学校德育活动内容,不断提高广大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从2015年秋季学期开始,学校将实施“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针对当下中学生身心成长特点,结合我校实际情况,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修身、修心”。“善”体现在生活、学习中的方方面面,每日起心动念,要为别人着想,起一善念,这是心行一善;每日言谈举止中说句有益的话,这是口行一善;每日身体力行中,做一件有利于别人、社会的事,无论大小,这是身行一善。通过活动,全面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其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二、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日行一善”活动的组织领导,特成立聊城三中“日行一善”活动领导小组: 

 长:赵振林

副组长:胡向东

 员:白拥军、张海洲、马金燕、刘海生、刘艳红、刘习峰、黄新刚、张西坤、张中正、黄凤、许生勇、陶广涛、付旭东、任杰、全体班主任及相关科室人员。  

为将“日行一善”活动落实落细,各年级成立“日行一善”活动领导办公室,由年级主任牵头,教育、教学组长负责“日行一善”活动的整体安排、组织协调工作,班主任具体负责活动的落实、检查、总结工作及活动材料的收集与整理,班级支部书记负责活动信息的收集、宣传报道工作。 

政教处、团委、年级组负责活动的组织、检查与评比工作。

三、活动目标  

通过实施“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使我校学生充分体验向善、行善、扬善的快乐,逐步实现由“日行一善”到“时时行善”,最终实现“善行一生”;同时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家庭其他成员共同参与,起到“一个学校教育一批学生,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的社会效应,达到全员参与、全方位育人的目的,形成人人向善、人人崇善、人人行善的社会道德新风尚,推动全民道德水平的提高。  

四、实施原则  

1、坚持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身心实际的原则。  

2、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  

3、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实践的原则。  

5、坚持突出特点、体现特色的原则。  

6、坚持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原则。  

五、行善教育内容

凡是一切真、善、美的意识和行为,一切有利于学生个人健康成长的意识和行为,都属于“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寻善源:培养和引导学生从校园日常生活中、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寻找善念,发现善源。  

存善心:培养和教育学生向善、从善、行善的心理品质,拥有爱心、富有同情心、怀有感恩之心等。  

发善言:培养和教育学生用语文明,会恰当使用礼貌用语,会理解别人、安慰别人、鼓励别人。  

行善事:培养和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主动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方便,自觉为他人和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以及与人和睦相处等。  

六、积善成德过程

“日行一善”是一个从想善、言善、写善到行善、思善、扬善的不断发展与升华的过程。  

想善:就是每天在心中回想自己或他人的善行、善言。  

言善: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每天说一些自己或他人的善举、善言;二是用语文明,会安慰人、会鼓励人、会理解人等,不断送给他人温馨与热情。  

写善:就是把每天想的善事、说的善事、做的善事、看的善事一点一滴记录下来,是形式上积德、厚德的一个过程。  

行善:是善的落脚点,就是能积极为他人做好事,对人有礼貌,与人友好和睦相处等。行善可以是方便他人、善待自然、和谐社会,也可以是改掉自身存在的缺点,修正已有的错误。  

思善:是想善、言善、写善的思想升华,是自己内在品质提升的重要过程,是指自己通过对善事的感悟和反思,将善变成自己优秀品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变成一种自觉的道德意识,从而支配自己的行为。  

扬善:就是不断地利用各种机会向周围的人宣传行善的好处,讲古今中外行善积德的名人故事,宣传行善积德对自然、他人、社会以及诸事众物的相生关系,引导大家明白行善于人于己都有利的道理。  

七、行善对象

善待自己:正确认识自我,积极上进,珍爱生命,热爱生活,追求美好,快乐成长,心理自调,行为自律、情感自控。  

善待他人:正确认识别人的长处与不足,接纳他人,乐于助人,宽容他人的过失,忍让他人的过激,能为别人的快乐而快乐,能为别人的忧愁而忧愁。  

善待环境: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八、行善范围

善在学校:认真学习知识技能,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尊敬老师,友爱同学,做合格的中学生。  

善在家庭:孝敬父母,生活自理,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待人热情,做合格的主人。  

善在社会:正确认识和面对社会,主动为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方便,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爱护环境,追求和谐,做合格的公民。  

九、活动措施及要求

1、要求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此项活动。每人每日至少心想一善、口说一善或力行一善,并选取一件记录在个人的《善行日记》中,字迹要工整,书面要整洁,内容要真实。坚持“日行一善”活动,并认真记录《善行日记》。

2、把“日行一善”教育活动与日常教育教学相结合,与各年级开展的各类活动如传统文化教育、诵读弟子规等相结合。

3、广大教职工要率先垂范,以身作责。教职工在日常工作中,每日要公开讲善言、做善行,主动和学生交流心灵感悟,以自己的善行来感动和影响学生。

4、形成多元的评价激励机制,通过评选表彰 “善行明星班级”“善行明星”“善行宿舍”等,鼓励学生多行善举,做善事。

十、活动时段安排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20151216日前

各年级举行隆重的活动启动仪式,向全体学生宣讲活动方案,让学生深刻认识开展“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1216日前,充分利用宣传栏、主题班会、团课、校园广播等媒体,在学生当中认真做好“日行一善”宣传教育工作,营造开展“日行一善”活动的良好氛围。

各年级组织每个班级根据学校总体活动方案制定年级活动方案。

第二阶段:实践实施阶段(20151216日――20163月底)

1、学生每天坚持至少做一件好事,每天认真记录“善行日记”。

2、班级每周要及时组织总结,开展总结评价,发现闪光点,将突出的人和事加以推广。  

3、各年级至少要表彰一次“善行明星班级”、“善行宿舍”、“善行明星”个人,通过校报、宣传栏、广播等途径宣传优秀事迹,使做好人好事成为一种校园时尚。

4、政教处、团委随时检验实施“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的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效果。

第三阶段:总结表彰阶段(20164月)

政教处、团委在总结的基础上,表彰奖励先进班级和先进个人,颁发学校“善行明星”证书

第四阶段:全面推行、深入实施阶段

在认真总结本学期实施“日行一善”活动的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活动方式方法,全面、深入开展“日行一善”实践活动,并将活动逐步引入家庭,走向社会。

十一、活动资料收集  

本活动以培养学生心灵美、行为美为最终目标,同时也要通过清晰的活动痕迹来检验判断我们的工作是否正确、过程是否真实、轨迹是否清晰。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收集相关资料:

1、政策性依据资料

收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规、法令,以保证活动的正确方向。  

2、过程性资料

1)“善源集”优秀故事选(收录古今中外优秀行善故事)和古今中外向善从善的名人名言集,挖掘提炼学生中的优秀行善故事、行善格言,家长、教师行善故事、行善格言,每学期装订成册。

2)“善行集”优秀事迹报告材料,每学年装订成册。  

3)“日行一善”活动影像集。每学年装订成册。  

3、活动评价性材料

政教处、团委、年级组加大对活动检查力度。学生的“行善日记”由各班小组长、班长、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定期检查,由各年级及活动领导小组进行不定期的检查。“行善日记”将作为学生、班级评选“善行明星”的重要依据。各种总结、表彰、论文、统计表,每学期装订一册。

 

 

 

 

                                                    聊城第三中学

                                                   二○一五年十二月

编辑:网校客服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联系地址: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东昌西路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