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研信息 > 翻转课堂遇到困难怎么办?

翻转课堂遇到困难怎么办?

2014年11月15日 00:00:00 访问量:3981
 
 

  微课程教学法自去年十二月正式提出之后,在实践中稳步推进。在苏州地区的实践中,不仅在小学语文,而且在初中语文、初中物理、初中地理、高中化学、小学数学的应用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主要表现为: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发现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以及学习成就感、自信心方面都得到明显提高,顺便提高学习成绩(小学数学为成绩稳定,没明显提高,也没下降)。

  但是,也有外省教师在翻转课堂实践中遇到了困难。因此,微课程教学法应该承担起网络远程指导的责任,支持教学方式变革,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下面是一位教师在我QQ上的留言和我的建议,后来,这位教师调整教学策略,自主学习的质量很快提高。

  这位教师的留言分了五段:

  “金馆长您好,又实践了半个多月,我有几个问题,烦请您指导。”

  “1.学生完成自学之后,一上课会出现四个层次的学生。第一,完成自学任务,理解力很好弄懂了;第二,完成自学任务,但看不懂;第三,只看了视频,没按照要求完成任务;第四,没看视频,啥也不知道。我们班额是50个人,经过不懈的努力,比如联系家长等等,第四个层次的减少到了5人左右,第三个层次5人左右,第二个层次较多。如何解决?”

  “这个数据是我通过检查课前任务完成情况和课前检测得出的。”

  “第一,这种情况下,自学检测只有大约一半的同学能全对,还重复讲微课中的内容吗?第二,任务单部分学生空着,部分学生答不对,如果不反馈的话,这就是盲点了啊。”

  “2.关于课堂设计,我现在的设计基本是,检测+笔记梳理+作业。笔记是课前要求梳理的,课上只需要对答案就行了。但是这样上课就等于一节课都在做题,不管是检测题还是作业题,学生很累。”

  根据上述留言,我作了如下回答:

  “您做得很仔细,是用心在做,这很好!碰到问题,不要急躁,静下心来仔细分析,找出症结,然后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根据您提供的数据,一个一个分析:

  首先是第四层次,经过您的努力,第四层次减少到五人左右,说明您的工作是有成效的。这五个人为什么不看?原因要查清,再想对策。有可能的话,再做点工作,比如家访,摸清情况,做好工作。当然,并不排除这几位不想学,但那也不是坏事,因为本来他们也不一定认真,而且靠抄作业混过去,结果不会好。现在藏不住了,早早露出马脚,是好事,可能的话,做些工作还有救。

  其次,第三层次,也是先调研,搞清楚为什么没按要求完成任务,再找对策。有可能任务单本身有问题。建议您先查一查达成任务。如何检查?您就对那几个达成目标自己问一个“什么是……,什么不是……”,如果您回答得了,再检查学习任务;如果您回答不了,说明这个达成任务有问题,因为您回答不了的学生当然搞不清。

  其三,第二层次,这个层次人数最多,需要认真查找原因。方法是:查过达成目标之后,看每一个目标下有没有配套的学习任务,如果没有,目标达成不了。如果有学习任务的,那就查学习任务可不可以操作,如果是问题式的,就是可操作的,不是问题式的就很难可操作,出现问题就不奇怪了。

  如果任务是可操作的,学生又不会做,那么,您给的是不是习题或试题,如果是,说明他们没搞清概念、原理、方法,需要重新设计问题式的任务,使之搞清概念、原理、方法之后,配以设当的练练手的题目,难度与任务相当,切忌题海战。

  如果不是给的习题,那就需要检查微课是不是能够帮助学生完成任务单给出的任务。如果不能支持学生完成任务,那就需要在微课与任务的匹配上下功夫,已经形成的问题要靠面对面补课解决(因为您很可能没有功夫再做一个家教式的微课)。如果能够支持学生完成任务的话,建议您把完成不了任务的学生找过来,让他在您边上看视频,看完完成任务,如果完成不了,说明基础很差,不是一两节课不得了的,需要专门开发补课微课,让他慢慢补。此外,说明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完全无济于事,还隐藏了事实真相,现在问题早早暴露,可以早作对策。

  其四,以上努力之后,如果还有问题,需要认真审视您布置的任务量。一般来说,任务单只要一个A4纸就能解决,也有老师设计得多一点,接近两个A4。这个时候,需要认真甄别哪些任务应该是任务单的,哪些任务应该是课堂作业的,哪些任务应该是课堂协作探究的,作了这样的分析之后,您一定会发现问题。注意:如果您把自主学习的任务,课堂练习的任务,协作探究的任务,测验的任务、考试的任务、部分中考的任务,统统压到一个课时的任务单里,那您一定会压垮学生,您上课就不得不去讲学生没搞懂的题,那课堂就不可能翻转了,您的实验就不可能成功。强烈建议您一个课时一个任务单+一个微视频,千万不要一个视频三个课时。

  总之,调整自己易于调整别人。不断改进,一定不断进步。祝您成功!有问题继续联系,注意积累好数据,无论有利的还是不利的,都要积累,一边分析诊断,从而调整策略,推进实验。

  关于第一层次,您按照上述的分析调整策略之后就不会有问题了。”

[1] [2]  下一页

编辑:网校客服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联系地址: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东昌西路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