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影像 > 杰出校友风采展示二十二------王震

杰出校友风采展示二十二------王震

2013年04月08日 00:00:00 访问量:8507

 

美术史论家王震

(王震校友于1953年9月----1956年7月在聊城三中读高中,在上海辞书出版社工作,又名:

王珍)

 王震—美术史论家、徐悲鸿研究专家

王震,这位已80岁的老同学,今年要完成四部等待出版的书稿,在三中60周年校庆之时,表示实在没时间到校或撰文祝贺了,嘱我代他向母校致意,我就以此文算是代王震向母校汇报,向老师和校友祝贺校庆吧。

  魏茂梃 20131月  日于北京

    王震,原名金山,曾用名王珍,19333月生,1960年毕业于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律系,一直在上海辞书出版社工作。

王震的学术成就,首先源于他对本职工作的认真负责态度。中华书局于1912年创立于上海,1954年总公司迁址北京,上海成立留守处,1956年改名为中华书局上海辞书编辑所(今上海古籍出版社),19579月毛泽东主席要求舒新城修订《辞海》,1958年秋成立中华书局辞海编辑所,文革后图书馆改名上海辞书出版社。其图书馆是老中华的图书馆,由七、八位老关员,均有过硬的本领。王震进入这样一个有笃实严谨工作传统、资料丰富、文化氛围浓厚的单位,他在图书馆资料室,虽属服务性质,他还是极其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事,根据编辑工作需要,每日搜集、整理、保管,直至将资料提供给编辑们。开始,主要是为哲社编辑室提供哲学和社会学科方面的资料,进而又兼做为文艺编辑室各学科提供资料的任务。他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就是做到有问必答,有求必应。他甚至在每天中午大家都休息时,也钻进书库博览旧书刊。就这样,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工作,熟悉了多学科近百年的资料,成为一位多学科的资料专家。

王震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晚上还为报刊写些小文章,自1961年到1979年,发表200余篇,内容有政论性杂文、思想杂谈、经典著作介绍、文史掌故、知识小品等。

1979年起,王震开始撰写万字左右的人物传记,并着手编写大部头的专著。1981年编辑完成17万字的《陆费逵年谱》。陆费逵(1886——1941)是中华书局的创办人,1941年死于总经理任上,是中国近代文化界名人,可解放后没多少人知晓他了,这部专著也就没人愿意出版,只能束之高阁,王震的编著,也由出版史转向徐悲鸿和美术史。1986年后,王震编辑出版几部关于徐悲鸿的专著,引起大陆和港台文化特别是美术界的高度关注。此后,一发不可收,出版专著和编著书籍30余部,发表学术文史类学术论著近百篇,成为美术史论家。

王震还特别关注自己所经历的身边之事,如他在《阳谷文史资料》刊登的《刘海村和刘海人》、《阳谷一中首任校长邓光耘》、《记关扶武老师》、《私塾札记》、《阳谷县中略记》、《阳谷旧闻七则》、《阳谷的儿童歌谣》等就有十几篇。这些看似很小的事,但它深刻的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人民生活、社会变革情况。比如“阳谷县中”,在《阳谷县誌》(1986年版)中只记:“1950年,在县城内东大寺创办阳谷县立中学,招初中两个班,次年并入平原省立阳谷中学。”这个只有半年生命的县中的成立、撤并,却反映出当时县里的教育现状、教育的发展、学制改革等情况。在最近我与他的一次通话中,谈聊城三中60年校庆事时,他说在三中东北角有一很长的土岗子,那是抗战前修建济(南)聊(城)铁路的路基,1936年正拟铺轨,由于中日关系恶化,只得停工下马。 我们都知道这个岗子,在三中时常上去玩,可只有王震,不但记得它,还为《聊城文史》(第二集)写了《民国时期及聊铁路的筹建与破产》长文。

王震,出生在贫穷的农村,加上右下肢残,道路比价坎坷,按当年的体检要求,他是永远踏不进中学大门的,11次报考都不录取,第12次投考时请人代为体检,才进入阳谷县中的。在青年时期并没有设下远大的志向、宏伟的目标,就是大学毕业走向工作岗位时,也仅是服务性工作,如果用表演舞台来比喻,他不是什么角,就是跑龙套都算不上,仅是不为观众所见的后台人员。他所有的,就是默默工作,积累点滴的知识,就这样,他在人生路上一步一步走,却从另一个方向走上了前台,成为知名的“角”。被专家誉为现代中国唯一思想家的顾准对青年徐方说:“你应该像小孩捡石子一样,不断地为自己积累知识。”(《拆下肋骨当火把——顾准全传》607页)王震正是这样用一颗颗“小石子”,堆砌出了一个“家”。

王震2003年获徐悲鸿奖学金委员会颁发的荣誉大奖,2005年获上海市徐悲鸿艺术研究协会“杰出贡献奖”,2006年6月,被上海市委宣传部评为宣传系统优秀党党员,2008年10月被中国美术家协会评为“卓有成就的美术史论家”,建国65年来,全国获得这一称号的仅50人,我们三中应为有这样一位校友感到骄傲。王震现为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徐悲鸿艺术研究协会常务理事兼理论部主任、研究员,上海海事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教授、中外青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被上海美术馆、中国瓷都画院、丽江画院聘为艺术顾问。

王震的夫人武霞敏,原为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副教授,因身体原因提前退休,萌发“以知识扶贫”想法,便开始了“义务家教”的工作,主要是辅导贫穷家庭特别是残疾人的孩子, 她教数学,遇有语文要帮助的孩子,便由王震负责,就这样,两人已坚持35年,辅导过600多名学生。武霞敏2007年获上海“慈善之星”称号,2012年获全国第七届“中华慈善奖”的“最具爱心慈善楷模”(获此奖的有崔永元、韩虹等19人)奖。夫妇两人的口号是“生命不息,义教不止”。这是多么伟大的精神啊!

 

附件: 王震八十年代以来主要著作目录

一、编著与专著书目

1. 《党政干部科技必读》(与叶永烈合编,105万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86年1月出版。

2. 《徐悲鸿评集》(32万字),广西漓江出版社,1986年12月出版。

3. 《徐悲鸿艺术文集》(40万字)台北艺术家出版社,1987年1月出版。

4. 《汪亚尘艺术文集》(40万字)上海书画出版社,1990年2月出版。 

5. 《艺术大师徐悲鸿》(10万字)台北:雄狮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4月出版。 

6. 《徐悲鸿年谱》(30万字)台北:艺术家出版社,1991年6月出版。

7. 《徐悲鸿研究》(30万字)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1年6月出版。

8. 《徐悲鸿在南洋》(合著15万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1年7月出版。

9. 《徐悲鸿》(江苏历史人物丛书之一,7万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8月出版。

10.《中国十大出版家》(15万字),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10月出版。

11.《徐悲鸿书信集》(20万字),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10月出版。

12.《徐悲鸿的艺术世界》(34万字)上海书画出版社,1994年9月出版。

13.《徐悲鸿艺术文集》(62万字),银川市:宁夏人民出版社1995年4月出版。

14.《徐悲鸿诞生一百周年纪念文集 》(40万字),华东师大出版社,1995年6月出版。

15.《汪亚尘的艺术世界》(34万字),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5年9月出版

16.《汪亚尘荣君立年谱合编》(40万字),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6年12月出版.

17.《徐悲鸿艺术随笔》(12万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5月出版。

18.《二十世纪上海美术年表》(215万字)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

19.《徐悲鸿文集》(60万字),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

20.《徐悲鸿年谱长编》(60万字),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9月出版。

21.《徐悲鸿论艺》(22万字),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9月出版。

22.《汪亚尘论艺》(24万字),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9月出版。

23.《徐悲鸿书信集》(增订版,30万字),郑州:大象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

24.《陆费逵文集》(35万字),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2月出版。

25.《陆费逵年谱唱片》(200万字),上海交大出版社,2013年春出版。

26.《张辰伯年谱》(17万字),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13年1月出版

     注:张辰伯18931949) 近代雕塑家、画家

27.《刘海村与刘海人》(34万字),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13年出版

28.《王震藏徐悲鸿弟子书信集》(30万字),山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出版。

二、参与编纂的工具书书目

29.《中外文艺家及名作词典》,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4月出版。

30.《中国古代书目词典》。广西教育出版社19944月出版。

31.《上海出版志》,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2月出版

32 《上海青年杂志》,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4月出版

33.《上海美术志》,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12月出版。

三、正在编著的书

34. 景阳岗人创上海 (人物传记)

35. 上海人名大辞典(承担为上海古今美术家撰稿)

36. 舒新城传记(上海辞书出版社约稿)

37. 陆费逵传记(上海辞书出版社约稿)

38. 陆费逵全集(80万字待出版)

39. 徐悲鸿文集新编(约80万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待出)

四、人物类文章篇目(从略)

  本类篇目列记自1979年至2012年在各种报刊、杂志发表过文章(如《张大千传》、《刘半农传》《鲁迅先生死的异案等等》66篇。

五、上海掌故等文章篇目(从略)

    共11篇。

六、图书学类文章篇目(从略)

 共16

编辑:网校客服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联系地址: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东昌西路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