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激发青年教师的工作热情,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步伐,我校于4月7日晚七点二十,在办公楼五楼会议室举行青年教师教育教研的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张胜聚副校长﹑教研室李秀莲、刘玉林两位主任﹑马金燕主任﹑宋玉静老师以及近三年新进我校部分青年教师。会议由张校长主持。
此次会议包含三个议程:一﹑青年教师谈感受;二﹑名师专家作点评﹑指导;三﹑张校长作最后总结
座谈会上,张校长以清明节为切入点,深刻阐释了青年教师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必要性。张校长指出,没有清就没有明,只有头脑清醒才有心明眼亮;尤其是青年教师要清楚过去,明了未来。
首先是新进语文教师代表张志伟老师﹑数学教师代表曹倩倩老师﹑英语教师代表张盼盼老师﹑历史教师代表马振刚老师畅谈讲课感受。他们高度评价学校及教研室组织的讲课活动,同时向给予自己无私帮助的领导和同事表示衷心地感谢,并总结讲课中的经验教训;之后,李广磊老师﹑戴涛老师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作出如下设想:要以新课标为依据,以考试大纲为主线,以参考用书为辅助,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学生,设计教法,呈现一个既漂亮又实用的课堂。
第一项议程在王勇老师的总结下结束。
在会议第二个议程中,首先是宋玉静老师强调在实施小组化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就高一英语组准备汇报课的进程向与会人员做细致地汇报。英语组课前﹑课中﹑课后的精心准备值得大家学习。
马金燕主任盛赞青年教师身上的闪光点,慨叹学校教研力量的强大,并就“生命课堂”“目标课堂”“落实课堂”三种课堂形式与大家交流探讨。关于“生命课堂”她指出,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生命,这需要教师去点燃,点燃学生的求知欲,需要教师拥有扎实的基本功、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必备的教育理论、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就“目标课堂”而言,需要教师明确每堂课的学习目标,并呈现给学生;目标的制定要切合学生实际;关注课堂目标的达成。谈及“落实课堂”,马老师强调,狠抓课下落实,将落实进行到底。
刘玉林老师讲话向来幽默风趣,这次他借用网络流行语总结讲评课活动,说“评课虽易,讲课不易,且评且讲且珍惜。”随后,他提出新课改理念下教学要“以生为本”,要“追求学生个性化发展”;青年教师要用心经营每一堂课。同时,他还提出评价一堂好课的八条标准,即看课堂主角是谁﹑看课堂主体行为﹑看合作学习理念﹑看课堂生成﹑看师生距离的远近﹑看学生思维的深度﹑看三维目标的达成。最后,刘老师强调,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即允许每一位孩子和其他孩子长得不一样,像还自己的孩子一样爱其他孩子。
李秀莲老师结合自己实践试验版教材的切身经历,谈到讲公开课是一种痛苦的过程,但结果是令人愉悦的;她希望青年教师以积极心态去面对每次教研活动,把每次讲课当做历练;之后,李主任就听课三部曲和评课标准做进一步深入细致地解说。
最后,张校长以“榜样在身边”为题展开论述。他指出,四位名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年轻同事也是我们的榜样,就连会议室张贴的先进人物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借助“一百次倒下就有一百零一次站起来”和“一个人最高的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最高的境界是爱人民”的警句,重点向我们解说残联主席张海迪身残志不残和领导干部楷模孔繁森人穷志不穷的故事。张校长由此引申到教育中,要求教师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继而,又以党的三大法宝,即群众路线﹑理论联系实际﹑批评与自我批评作比,要求教师走进学生中间,重视教学的实践性,悉心听取教师评课和经常做自我反思。
这次座谈会高度评价了青年教师在汇报课上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这给了青年教师很大的鼓舞;同时也为青年教师指明了进一步努力的方向,这必将有利于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