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老师,您听过课程设计的曲线原理吗?这15个曲线原理是老师设计课程必须知道的,你又了解多少?
遗忘曲线告诉教师知识遗忘的规律。学习的设计者必须在遗忘临界点前进行学习的干预,否则学生将忘记大部分知识点,这大大地增加了学以致用的难度!特别是课堂学习后的第二天,如果没有进行知识的强化与技能的应用,课中所学的记忆量大约只占25%-20%,这也是许多人上完课后经常抱怨的问题:XX老师讲的课没有效果...
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就是这个道理,不是给您任何的演讲PPT和演讲稿在一个小时内就能自如在台上发挥,乔布斯不是、雷军不是、柴静也不是,台上的任何一句话与动作都是经过多次演练与准备。
举个例子:例如在一篇文案中,要解释说明课程内容的有效性,如果单单用文字或许可以讲1个多小时,但如果将“复杂问题有效的简单化",那么它的呈现应该是如下的逻辑图演讲,这也是未来课程视觉化的趋势之一:
现在越来越多的课程会插入视频、电影、音乐等辅助性的教学工具,但这些内容都是经过设计,不是随意插入,教师在使用PPT动画的时候需要考虑4个问题:
什么时候利用动画演示?
动画是如何演示的(从上到下,左到右等等)?
动画的演示的时间是多久?
动画的效果如何?如果不能带来明显效果则做减法;
这是许多教师存在的问题,PPT内容的文字居多,讲课时照着内容去读,这种模式带来的弊端是:
学生会快速进入疲敝区,一般10分钟左右开始;
学生玩手机,各干各事;
讲了等于白讲,老师没有感染力;
听了等于白听,知识点一个都没记住;
这是许多新教师第一次上台的心声,上课前一天由于各种因素心情十分忐忑,有时候甚至失眠,到了开课前10分钟,肾上腺素到达了高峰,建议教师可以做8件事情调节压力和情绪:
前一天晚上按照演讲思路过一遍PPT,不需要完整演练(15-30分钟);
比一般睡觉时间提早30分钟入睡;
避免喝咖啡浓茶;
开课前提前到场,检查设备等;
课程前30分钟再简单回顾一遍演讲内容;
课程前与学生作简单交流,放松心情;
课程前几分钟去整理仪容,对着镜子给自己加油;
课程前2分钟喝一口温水,深呼吸;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