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应急预案 > 聊城三中自然灾害应急处理预案

聊城三中自然灾害应急处理预案

2023年05月09日 11:09:02 访问量:4565

聊城三中雷电灾害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避免和减少雷电灾害,维护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防范措施:

1.在本校区域内从事雷电灾害防御以及灾害事故应急处理,适用本预案。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2.雷电灾害防御和应急处理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实行统一管理、分工协作的原则。

3.学校应当加强对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领导,逐步加大对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投入,提高雷电灾害预警和应急处理能力。

4.学校推广和应用先进的雷电灾害防御技术,宣传普及雷电灾害防御的科学知识,增强全社会防雷减灾意识。

三、雷电灾害应急措施:

1.及时收听气象台关于雷电灾害性天气预报。

2.按照国家规定安装雷电防御装置。

3.购买防雷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经依法检验合格,取得产品合格证书。禁止购买使用无合格证书的防雷产品。

4.雷电防御装置竣工后,应当经气象主管机构竣工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5.学校安装雷电防御装置,应当对雷电防御装置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并委托雷电防御装置检测机构实施定期安全检测。

6.易燃易爆场所的雷电防御装置应当每半年检测一次,其他雷电防御装置每年检测一次。

7.雷电灾害发生后,学校应当迅速实施应急抢救方案,并立即报告教办和安全监管部门、气象主管机构,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不得破坏事故现场。

8.雷电灾害发生时,立即起动应急预案。

9.雷电灾害应急预案应当根据实施情况及时进行修订。

 

聊城三中地震应急疏散预案

 

为更好地保护学校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本着预防为主,宣传教育为辅,防患于未然的原则,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一)成立聊城三中地震灾害应急疏散指挥领导小组

  长: 赵振林

副组长:王永辉  许生勇  曲绪强

  : 刘艳红 刘习峰 张景山 张海洲 谢伟卿 程小全 张中正

王希强 张志伟 赵国秀 于伟茹 付旭东 袁晓丽 许有杰

张兴建 全体班主任、各科室成员等。

主要职责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加强对破坏性地震及防震减灾工作研究,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2)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地震灾害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指导全校防震抗震知识的普及教育,广泛开展地震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训练,不断提高广大师生防震抗震的意识和基本技能。

3)认真搞好各项物资保障,强化管理,使之始终保持良好战备状态。

4)地震发生后,组织所有师生按疏散路线迅速撤离,并维护疏散场地的社会秩序和保障安全。

5)及时清点、统计和上报震后人员伤亡等灾情。

6)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抗震减灾工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迅速恢复教育教学秩序,把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促进社会安全稳定。

7)负责协调执行上级、同级抗震指挥部的抗震要求,负责同级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地震领导小组下设:领导办公室、应急疏散小组、抢险救灾小组和安全保卫小组构成。

(二)领导小组办公室

组长:王春梅

成员:王桂倩  张辛茹

主要职责:

1.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事务。

2.制定和修订地震应急预案和应急工作程序。

3.具体协调个工作小组间的应急救援工作。

4.负责组织防震、抗震有关知识的宣传培训组织应急演练。

5.承担地震应急工作的总结,情况上报等。

6.进行应急资金的调度及物资、装备、设备、器材的供应

(三)应急疏散小组

组长:程小全

成员:王希强 各班主任及科任教师

主要职责:

1.以谁上课谁负责和方便疏散为原则,组织学生震时就近避震、震后疏散

2.编制学校地震应急疏散平面图,各年级疏散路线图,建立紧急避难场所并设置相应标志等

3.负责调查统计师生的人员伤亡情况等灾情并上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妥善安置震后学生生活等工作

4.协调办公室组织师生避震、疏散演练和简单的救护

(四)救护小组

组长:张怀清

成员:全体教职工

主要职责:

1.组织实施自救自护,抢救被埋压的师生

2.抢救重要财产,重要档案等

3.负责轻伤员的救治,联系急救中心抢救重伤员

4.负责震后的救灾和防疫工作

5.尽快恢复被破坏的供水、供电等设施

(五)震灾自救工作小组

震后疏散小组在完成疏散任务后,同时转成震后自救工作小组,主要职责是负责宣传震后自救知识,震后救灾物资的分发与供应等。

(六)安全保卫小组

组长:谢伟卿

成员:学校保卫人员

主要职责:

1.组织有关人员对所属建筑进行全面检查,封堵、关闭危险场所,停止各项大型活动。 

2.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化学品的管理,加强对供电输电、机房等重要设施设备、场所的防护,保证防震减灾顺利进行。

3.负责重点部门的安全保卫保护工作,避免哄抢和人为破坏现象的发生

4.负责维护治安,协助开展伤员的救治和灾情的控制

二、紧急疏散原则

统一指挥  分工负责  全体动员  及时疏散  减少损失

三、临震应急行动 

    1.接到上级地震、临震预(警)报后。领导小组立即进入临战状态,依法发布有关消息和警报,全面组织各项抗震工作。各有关组织随时准备执行防震减灾任务。 (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

    2.组织有关人员对所属建筑进行全面检查,封堵、关闭危险场所,停止各项大型活动。(安全保卫组负责)

    3.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化学品的管理,加强对供电输电、机房等重要设施设备、场所的防护,保证防震减灾顺利进行。(安全保卫组负责)

    4.加强广大师生宣传教育,做好师生、学生家长思想稳定工作。(应急疏散小组负责) 

    5.加强各类值班值勤,保持通信畅通,及时掌握基层情况,全力维护正常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行政服务中心负责)

   6.按预案落实各项物资准备。(行政服务中心负责) 

四、震后应急行动  

无论是否有预报、警报,在本区范围或邻近地区发生破坏性地震后,领导小组应立即赶赴岗位,在上级统一组织指挥下,迅速组织本校抢险救灾。

紧急避震

1.要保持镇定,切莫惊慌失措。听到警报(钟声或呼喊声)后由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尽快组织学生躲避到安全地点,千万不要匆忙逃离教室。

1)上课(自习)时间:

①在教室内的学生,应迅速抱头或头顶书包就近躲避,身体采用卧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体尽量低,躲到桌边或墙角,以保护身体,避免被砸,但不要靠近窗口。

听到第一声警报,要迅速在课桌下抱头或顶书包躲避

②躲避的姿势:将一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紧桌腿。在墙角躲避时,把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护头部,可以拿书包或其他保护物品遮住头部和颈部。

③卧倒或蹲下时,也可以采用以下姿势:脸朝下,头近墙,两只胳膊在额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额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

2)下课时间:

①在走廊的同学,应立即选择有利的安全的地点,就近躲避,卧倒或蹲下,用双手保护头部,不要站在窗口边。

②在教室外的同学,应跑到空旷的地方,要用双手放在头上,防止被砸,要避开建筑物和电线;在操场上的同学,感觉地震来临时,要保持镇静站立在空旷地即可,不能乱跑,更不能再躲进建筑物里。

3)就餐时间:

在餐厅就餐时,一般人员较多,当感觉地震来临时,大家尽可能蹲到餐桌椅边或靠墙角蹲下,切勿站到餐厅中央。

4)就寝时间:

一般在宿舍就寝时大多是十点之后,宿舍大楼此时早已关闭,如果此时发生地震,在感觉上下颠簸时,住在上铺的同学,应立即下来,并马上钻到床底下,也可以蹲立在墙角边,切忌钻到衣橱里或站在宿舍中央,也不要急着涌出宿舍楼,保持镇静心态,等到地面震动1分钟后,再有秩序的快速沿楼梯疏散到避震场所。

2.教师要按预先的分工,迅速到各自岗位检查避震的情况,发现有采取不正当措施的,要及时纠正。

3.应在老师的带领下,一齐行动,把桌椅挪放得有利于避震;与外墙和窗户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外墙倒塌或玻璃破碎时伤人;避开室内的悬挂物;留一定的通道,便于震时紧急撤离;把年小体弱或残疾的同学安排在方便避震或撤离的地方,时机一到马上撤离。

紧急疏散:

根据学校各年段所处位置,紧急疏散的具体要求是:

1.拉响警报(紧急吹哨):学生就地紧急避震后,再次听到拉响警报(铃声或呼喊声)时,各班应马上按照学校预先规定的紧急疏散路线快速有序的撤离(可头顶书包、课本,顺手带走饮用水等)。

2.撤离顺序及线路:先低层后高层,各班级排成一列纵队,分东西两路,每路分左右两列同时撤离,并迅速转移到预先考察好的紧急疏散避震场所。

3.注意事项:

1)必须按疏散线路迅速疏散, 不要争先恐后,避免碰撞,拥挤,踩伤。

2)遇到灾情,千万不要跳楼。

3)撤离时,在低层教室的人员要快跑,在高层教室的人员应该慢跑,防止拥挤,摔伤。

4)当堂科任教师负责指挥本班学生的疏散,不得擅离岗位。

5)各层楼梯口要有教师指挥。具体安排为:各楼层最靠近楼梯的第一间教室没有课的课任教师,负责所在楼层与下一个楼层楼梯中间转台位置的指挥;第二间教室没有课的课任教师,负责所在楼层楼梯口的指挥。

6)疏散过程中,以双手护头或书包,书本护头,以防被砸。

7)疏散途中要尽量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8)各班学生到达安全区域后,学生要蹲下,保护头部。

自救互救:

疏散后,各工作小组立即履行自己的职责,进行震后的自救工作。开展以抢救人员为主要内容的现场救护工作,及时将受伤人员转移并送至附近救护站抢救。 

五、灾后处理

(一)等到余震结束后,以班为单位集队,各班应立即清点人数,并向学校报告。

(二)灾后由学校迅速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本校情况。

(三)加强对重要设施设备、物品的救护和保护,加强校园值班值勤和巡逻,防止各类犯罪活动。

(四)积极协助当地政府做好广大师生的思想宣传教育工作,消除恐慌心理,稳定人心,迅速恢复正常秩序,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编辑:张辛茹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联系地址: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东昌西路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