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友好往来 > 数课-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教育变革

数课-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教育变革

2015年01月21日 00:00:00 访问量:5552
 

2015117日至18日在济南市历下区教师进修学校召开了有关“数课”的研讨会。在会上来自美国的陈静萍博士做了数课-从这里走向未来的报告,对数课的理念做了详细的阐述。来自四川、济南、大连、德州乐凌的几位校长介绍了本学校进行“数课”改革的经验。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大数据的时代。比如在淘宝上进行的一次普通购物,当我们确认购买后,这次购买活动对我们来说已经结束了,但是我们每个人每次的购买会被淘宝记录下来,长期的记录就形成了各种商品销售的大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淘宝会知道很多有趣的信息,比如爱吃零食的人喜欢购买什么东西,各个年龄段的人购买什么样的商品等等信息。由此可以提升商品的销量。再比如我们每次利用搜狗拼音输入法打字也会被搜狗记录,搜狗根据记录的数据分析,可以把我们用到的高频词汇排在最前面,方便我们输入汉字。也许我们不知道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得出的“结论”的原因是什么,但是得出的这些“结论”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这就是大数据时代。

在商业中已经运用自如的大数据,同样也可以走进教育。比如一个学生考试得了78分,这只是一个数字,但如果思考这78分背后的因素:家庭背景、努力程度、学习态度、智力水平等,把它们和78分联系在一起,这就成了数据。通过对大量的这种数据分析就可以对一个学生的学习提出精确地建议和评估。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一宝”就是长时间积累宝贵的经验数据,现在有了这种大数据的支持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也可以使年轻老师快速的成长。数据化的教育表现在:1、个性化学习:精确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针对性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策略;2、在线或混合式学习:促进资源的改进和调整3、合作交流学习:促进交流合作、资源的生成与共享。因此,数课不是技术、不是方法、也不仅仅是途径而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范式,“数课”是大数据支持下的自主、合作、生成式学习。

陈博士认为中国大陆实施数课需要经过五个步骤:

第一步:从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

表现为:1、从教师讲授到学生探究;2、善用分组,使学生开始表达和交流;3、全班讨论,从找出正确答案到多元观念的相互补充推进,逐步形成团体知识;4、课堂文化,培养相互欣赏、相互尊重的课堂文化

第二步:交出探究的控制权

表现为:1、从老师提出探究问题到学生提出探究问题;2、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为学习目标与过程负责;3、教师善用两种支持:向上推动,向下搭梯子。

比如:这个单元我们想探究什么?(为找出探究的目标和方向负责)我们应该先探究什么后探究什么?(为探究的顺序负责)我们想怎么探究(为探究的方法负责)

我们需要什么资源和支持?(为探究所需的资源负责)我们探究的结果是什么?达成了什么共识?(为探究的结果负责)下一步还可以怎样改进和深化?(为探究的深化负责)

第三步:线上线下混合

表现为:1、从面对面讨论到在线与面对面相结合(这点大连开发区语文教师做了实践);2、让学生学会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讨论;3、使学习过程和公共知识数据化(可视、可存储、可发展、可分析、可评价);4、面对面讨论成为在线讨论的升华与推动;5、教师对信息素养和在线交流的培养(主要指一些论坛守则)。

第四步:小数据支持

表现为:1、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若贡献,我必支持;2、利用数据工具对个人和集体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分析和解读;3、与学习目标进行对比;4、找出挑战和不足;5、制定下一步的学习计划。

第五步:大数据支持

表现为:1、大数据的积累、相关性分析、模型的建构;2、不同地区、不同认知水平、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的认知特点、认知兴趣、心里特征从数据分析中出现;3、积累起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兴趣的资源库,推荐更优化的教学设计,推荐更适合学生的探究话题和课程设置,提供更优化的教师专业发展资源和建议。

数课给教育带来的变化

第一:数课让教师退出资源中心、任务中心、问题中心。让教师的作用真正发挥在刀刃上。

表现为:1、教学设计上从过程性备课到原则性备课;2、关注焦点上从培养优秀个人到培养优秀团体;3、教学决策上从模糊化、经验化的感性决策到数据支持的准确、理性决策。

第二:课堂的变化

表现为:1、课堂成为思想产生、发展和提升的公共空间;2、观点的可持续发展;3、探究目标在过程总不断浮现,经过筛选和评估达成共识;4、尊重学生的兴趣和个人特点与尊重团体发展方向相结合;5、从以任务为中心到以问题为中心;6、从单向交流,大量听众到多向参与,互动生成。

第三:学生的变化

表现为:1、学生是真正学习的主人;2、为学习目标、结果、过程负责;3、学会提问,学会加工信息,学会合作和交流。

第四:学校的变化

表现为:1、学校成为一个让学习发生的实体场所,成为一个有社会交互的学习环境;2、由一个单一演讲者主导的教室将变为研讨室;3、学生在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学促进者的知道下聚在一起交换想法和观点,通过分享和生成创新知识;4、数据支持学生更合理第安排学习的实体场所。

第五:课程的变化

表现为:1、从“学校教授什么知识”到“哪里可以学习知识”,从“学校统整课程”到“学生生成课程”,从“提高教学效率”到“拓展学习时空”;2、从“培养未来人才”到“让孩子感受现在成长的快乐”,从“学校职责与使命”到“教育回归整个自然圈”,从“技术改变教学”到“数据支持教学”。

“数课”与我校正在进行的“翻转课堂”在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思想是相吻合的。

 

 

编辑:网校客服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联系地址: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东昌西路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