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友好往来 > 美国之行有感(卞伟)

美国之行有感(卞伟)

2009年07月21日 00:00:00 访问量:3381

学生在上制陶课

       能够成为聊城三中组织的美国学习交流访问团中的一员,我感到十分荣幸。对于这次美国之行,我也同样深有感触。

学习交流

       我们所访问的中学是位于康州的纽顿中学。作为一名中国的中学生,我对美国教育体制印象颇为深刻。

       作为美国教育体制的缩影,纽顿中学让我们感到耳目一新。学生一般在7:00开始上课,中午11:50开始吃午饭,下午2:00放学。我跟着我的学生向导Will也上了几堂课。上课的时候,学生们都认真地思考问题,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角。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并进行激烈的讨论。而老师起到了引导和辅助的作用,让学生学会独立自主地去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

       美国教育采取的是"走班制",即老师在固定的教室上课,学生要到不同的教室去上课。每到下课的时候狭窄的过道里总是挤满了学生,但他们总是有条不紊地做自己的事情。

       学校里的学习气氛浓厚,不仅仅表现在课堂上。课间,在图书馆里,我总能看到许多学生埋头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没有大声喧哗,有的只是同学之间相互谈论问题。甚至是学校的走廊里,总会看到一些学生坐在地上学习,有的学生围在一起讨论问题。每个学生都是充满兴趣地去学习,而不是老师强迫着去学习。我对这种现象有很大的感触。

       美国教育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因此在纽顿中学的课程中,会发现有些科目与社会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有的学生选修汽车这门课程,有的学服装设计,有的学电脑制作,有的学摄影,还有的学做饭。我们参观纽顿中学时,就享受过几次学生做的饭。我们也尝试了一把在T-恤上印图案。他们选修的课程有着很大的实际用途,因此这对他们的成长有着很大的作用。

       下午放学后,学生都会有自己的娱乐活动。尤其是在星期五的时候,学生会组织许多规模化的娱乐活动。因此学生把星期五叫做"Fun Friday"。在这个时候,老师与学生一起玩游戏,学校成了欢乐的海洋。此外,美国学生空余间还很多。他们会去选择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我所寄居的家庭里有两个孩子。一个叫Canaan, 一个叫Colby。他们两个都是运动健将,他们时常去体育馆锻炼身体。

       美国的学生也有家庭作业。他们的作业不是很多,但同样需要学生去认真思考,起到了巩固知识的作用的同时,也不给学生增添太多的负担。

生活体验

       对于美国的日常生活,我也深有感触。

       首先是饮食方面。我所寄居的家庭的女主人Mrs Brown, 热衷于Cooking. 她做的饭令人胃口大开。只是一开始在使用刀和叉时我遇到了一些问题。不过Mrs Brown告诉我不要太在意刀叉的用法,随意就行。虽然Mrs Brown热衷cooking,不过绝大部分时间是Mrs Brown给我们做饭。

       美国人的早餐与午餐都很简单,晚餐很丰盛。但无论简单与丰盛,水果总是必不可少的。美国人很少喝水,我想大概是他们吃大量水果的缘故吧。

       Mrs Brown一家人热衷中国菜。我们曾经去中国饭馆吃饭。那里的中国菜与我们的也不完全相同。中国饭馆为了适应美国人的需要,把饭菜做得不是那么咸,反而有一些酸和甜。但主食保留了中国特色。比如炒米饭,面条,以及水饺。这些面食深受Mrs Brown一家人的喜爱。

       美国人也热衷于体育锻炼。Canaan和Colby都喜欢打棒球,而且获得众多荣誉。不仅如此,他们在其它项目上也表现突出。比如说Canaan拿了个摔跤冠军。他们重视体格的健魄,以及身材的匀称。

       此外,Mrs Brown一家的周末生活十分丰富。Canaan和Colby把他们的朋友接到家里来玩。一伙人吵吵闹闹,这在我们看来是不可想象的。不过一群人在一起狂欢,也未必是件不好的事情。

       美国的学习与生活让我感受到与中国的差异。美国人的价值观与我们不同,生活方式与我们也不同。不过美国人的做事方式也有一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想,通过这次学习交流,认识到中国与美国的差距,了解到世界的广阔,见识了世面。这更能坚定我努力学习的信念,激励我不断去努力地奋斗,创造美好的未来。

编辑:网校客服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联系地址: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东昌西路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