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惩戒立法的民间尝试

教育惩戒立法的民间尝试

2013年03月24日 00:00:00 访问量:1233

付业兴 绘

    民间“法规”低调面世

[  有时体罚和变相体罚并不好界定,加上一旦出现了问题,媒体也往往会站在学生和家长一边,导致一些学校和教师谈“惩”色变。

  前段时间,一则署名为“李金”的帖子——《洛阳教师试起草“国家学生教育惩戒法”》,悄然发在河南省洛阳市最大的城市生活社区网站——洛阳信息港上。

  “李金”实际上是洛阳市实验中学教师方春明的化名,而“教育惩戒法”则是他和同校教师李卫锋共同起草的一部对学生进行惩戒教育的“法规”。

  洛阳市两位教师起草的“教育惩戒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实,该不该对学生实施惩戒的争议由来已久,而这次来自草根的行动,再次点燃了人们对教育惩戒立法的期待。

  “近年来,各地不断有学校和教师因惩罚学生被家长告上法庭,各媒体不时曝光‘恶师’事件,教育部门也三令五申严禁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然而,有时体罚和变相体罚却并不好界定,再加上一旦出现了问题,媒体也往往会站在学生和家长一边,导致一些学校和教师谈‘惩’色变。教师越来越难当,学生越来越难管,正成为当前中小学教师的普遍感慨。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给教师以必要的惩戒权,成为当前教育界不少人士的共同心声。”采访刚一开始,方春明就道出了自己要为教育惩戒立“法”的缘由。

  “说实在的,我们自己称之谓‘法’,其实我知道个人是不能起草法规的。在全国‘两会’召开前的特殊时期,在网上公开这部‘法规’,我们的真正目的是想引起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兴趣,能以提案或议案的方式提交全国‘两会’,从而引起社会的关注和国家的重视,推动类似的法律法规出台。”方春明说。

  “为什么不直接将你们起草的‘教育惩戒法’交给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让他们带到全国‘两会’上呢?”

  面对记者的提问,李卫锋谦逊地说:“这些只是我们两位一线教师个人写的东西,肯定还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之所以在网上发出来,是想先听听网友的意见和指导,以便我们再修改完善。”

  历时8年的草根实践

  当常规教育不能产生作用,法律又不好介入时,惩戒教育就要发挥作用。惩戒教育要从小抓起,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预防和惩戒。

  现年54岁的方春明担任洛阳市实验中学初中三年级体育老师,从教30年。李卫锋是洛阳市实验中学的一名数学老师,现任初三(18)班班主任,担任班主任工作3年。

  自2005年开始,方春明就开始关注和研究教育惩戒问题。在他的电脑里保存着800多个文件夹,里面有国内外的各种法律法规,也有专家学者的研究文章。

  “这些法律法规或文章,都是为起草‘教育惩戒法’,我专门下载并保存在电脑里学习的。”方春明说,“我大学学的是体育专业。后来,又通过自学考试获得大专和本科两个法律专业文凭。所学的法律知识,为我起草这部‘法规’奠定了基础。要是没有学习法律专业知识,估计就不可能完成这部‘法规’。”

  “李卫锋老师虽然担任班主任时间不长,却非常善于钻研,尤其是在学生管理方面,摸索出了一套经验。”方春明指着李卫锋向记者介绍说。

  李卫锋告诉记者,现在的学生非常难管,她有时确实感到很无奈。于是,在工作中,她进行了一些探索。比如,她很喜欢瑜伽,对于一些多次说教而没有效果的学生,她会在班级管理中尝试着让犯错误的学生做瑜伽的动作,有时一个动作坚持做一两分钟,有时三五分钟;有些学生犯了错误,她会让他们写出自己的10个优点,当学生写不出来的时候,她就会提醒他们去改正自己的某一个缺点或者做某一件好事等。“这些都算是我对学生实施‘惩戒’教育的一些探索吧。”李卫锋说。

  2012年暑假,“教育惩戒法”的起草工作正式开始,方春明负责写“法律法规”方面的内容,李卫锋负责写“班级管理”方面的内容。历时8个多月,全文近1.2万字的内容全部完成。

  看到自己的研究课题终于有了结果,方春明和李卫锋都非常激动。怎样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关注这部“法”?怎样才能推动其走上真正的立法之路?最后,两位老师经过商量,决定先在网上匿名发布出来,“看看大家的反应如何”。

  记者翻看“教育惩戒法”发现,该“法”的内容包括惩戒与体罚和变相体罚的区别、惩戒的种类和适用、学校和教师惩戒权的监督、纪律处分的变更和解除等10章79条。其中,第二条这样写道:“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一种虚假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当常规教育不能产生作用,法律又不好介入时,惩戒教育就要发挥作用。惩戒教育要从小抓起,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预防和惩戒。”

  方春明告诉记者,在起草这部“法”的过程中,他和李卫锋老师经常会与其他老师、学生和学生家长在一起讨论、交流。“为使内容更加准确、严谨,我也会随时查阅相关法律法规,并对每一句话反复修改,力争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用专业的法律术语来表述。”

  “这部‘法’很有专业水准,无论是结构还是内容,都很难看出是两位老师起草的。”洛阳市一家法律事务所的律师翻看“教育惩戒法”后赞扬说。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李健    文章审核:李健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管理登录 | 
    鲁ICP备09061301 © 2009-2013 山东省聊城第三中学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63****8690 举报邮箱:sdl****@126.com
    聊城三中纪委 监督电话:8218535 8218690 监督邮箱:lcszj****@163.com
    编辑:网校客服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鲁ICP备09061301号-1
    联系地址: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东昌西路37号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