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课题论文 > 高中语文诵读教学的困境及对策探讨

高中语文诵读教学的困境及对策探讨

2013年04月16日 00:00:00 访问量:2994

 

【摘要】诵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基本实践活动,它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如今的高中语文教学,应考的功利性遮掩了最为本真的语文课堂。其中教师观念及方法陈旧、教师本身诵读能力的欠缺、学生本身的不重视、部分语文公开课的“作秀”成分等,成为制约诵读教学的重要因素。本文将对此做简要解析并试图寻求到一些可行对策。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诵读教学  困境及对策

    诵读能力是高中学生必须掌握的能力,它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诵读能力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将诵读能力置于高中学生必须应掌握的一种基本能力的位置上。“用普通话流畅的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朗诵文学作品,能准确把握作品内容,传达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具有一定的感染力。”这些表述明确了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有力地指出诵读教学的必要性。

然而,作为语文教师,尤其是作为一名深爱诵读的语文教师,我却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本文我将回顾我8年的教学经历,对我在诵读教学上面对的问题做简要的表述及认真的剖析,并力图寻求到切实可行的对策。

一、高中语文诵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问题一:

基础教育与高中教育脱节,现阶段学生普遍诵读能力差。

现在我担任高二年级两个班的语文课,在我刚接手这两个班级时,竟然有学生拿着汉语拼音来问我究竟声调应该怎么读!而对拼音知识的掌握、普通话标准程度的训练等一系列工作,很显然应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任务。然而我们现在的教育方式,似乎从娃娃开始就呈现出一种“重英语轻汉语”的态势。以至于我每每讲字音,在黑板上刚写上一个b,下面就有很多学生大声念“必”(音)了。这样的拼音水平如何诵读!

问题二:

学校及学生本身不重视语文学科,语文教师教学观念及方法陈旧。

各个学校不重视语文学科已成普遍之势,由于语文学科“提分慢”,使得各个学校的很多领导对语文“痛下杀手”。因而很多学校排挤语文的现象屡见不鲜,语文这样一个国学学科就这样尴尬地生存着。而很多学生同样是抱着“要分”的心理,对语文也是冷眼相待,这样的现实着实让语文教师心寒与无奈。

当然,依然有一部分热爱语文的教师们坚守着语文的本真,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教师对于诵读只是采取了齐读、自由读等较为单一的形式,充其量就是再利用多媒体放个录音或视频。而这样的简单处理,无疑很难调动起学生的诵读兴趣,再加上教师自身诵读能力的欠缺,无法对学生进行必要及有效的诵读指导,使得诵读很难为理解文本服务。

问题三:

诵读公开课“作秀”成分仍存,教师难以在常态课的情况下得到相应的评价及帮助。

如今,诵读的重要性再次被提上日程,各个地市与学校的“诵读课”也应运而生。但在我看来,如今的很多课变了味道,“作秀”的成分大于讲课,一堂课“避免了很多问题”,使得无法发现“新问题”,也就无法提出中肯的评价,无法寻求到新的“答案”。

比如我在讲授诵读课时就曾经有过此类经历。记得有一次我就是在课下使劲布置预习,甚至给学生范读、放录音,以防上课时“出错”。更有甚者,为了证明诵读的“有效性”,很多老师都会选择在讲课初始提问一些诵读能力较差的学生,最后再提问诵读能力好的学生。说实话,每每上完这样的课我内心总会多少有些“失落”,我心里清楚:我的学生诵读能力没有丝毫提高,他们所谓的进步也不是由我这堂课带来的。

问题四:

诵读能力的提高需要持久性,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提高的。

诵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它需要语文教师从高一开始便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阅读,不可期望一蹴而就。很多语文教师“为读而读”甚至“为完成任务而读”的思想并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诵读教学的效率。

二、改善诵读教学的对策

在问题一已成既定事实,作为高中语文教师难以改变的情况下,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学生诵读水平,提高诵读教学效率。

一、转变学校及教师观念

很多学校都存在重理轻文的现象,语文更是作为一种“边缘学科”尴尬地生存着,这极大地伤害了语文教师感情,于是很多语文教师也疲于“赶进度”“争分数”,多以讲授做题方法为主,坚信“考什么讲什么”的原则,把一篇篇优美的课文肢解得支离破碎。这不仅是语文教学的悲哀,也是教育的悲哀。因而转变学校的落后观念是推进语文诵读教学顺利进行的重中之重。

当然,也要转变教师观念,让教师真正认识到诵读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诵读,不仅仅是对学生的一种简单的口语训练,更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感的必经途径。同时,诵读也有助于学生感悟文章、生成深层次的主体体验并形成个性化的言语呈现方式。作为语文教师,要认识到诵读的重要性,从我做起,将诵读真正引入语文课堂。

对于转变教师观念,提高语文教师的整体素质尤其是诵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各个学校也应在此方面对教师进行继续教育。

二、调动学生的诵读兴趣

诵读的方式是多样的,像个人读、领读、齐读、分角色读、分组读、接力读、朗诵等,其中个人读、朗诵等方式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基本实践活动。准确、流畅、传情,是诵读的基本要求,学生必须深入研讨作品,把握作品思想,明确朗读基调,默读、小声读和大声读相结合,力争达到诵读的最优化。

1、作为教师,可以尝试多种诵读形式,极大地调动学生的诵读兴趣。对于一些不喜欢诵读、不敢“张嘴”的学生,语文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

2、强化普通话的学习,首先教师自己要讲普通话,努力学好普通话。同时,语文教师要培养自己诵读的热情,乐于用诵读的方式展示文本,传递感情,用自己的激情引领学生,给予学生更大的兴趣与信心。

3、对于敢于表现的同学要给予适时的肯定和鼓励。教师的及时、正确的评价是对学生的一种承认,也是对学生的基本尊重。在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教师

交付的任务时,学生是可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快乐,并进而产生一种强大的内驱力的。这种内驱力如果可以得到教师的鼓励和巩固,多次反复之后,必将形成一种自尊与自信,而自信在很多时候正是产生兴趣的重要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执行过程中一定要面向全体,鼓励更多的学生加入到诵读的行列中,在进行诵读评价时也以正面、积极的评价为主,并适时、委婉地指出学生的缺点与不足,这样势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重视和认可,极大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和诵读兴趣。

三、加强对学生诵读过程的指导

教给学生必要的诵读技巧,加强诵读教学过程的指导。

在诵读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养成“先读再品,品完再读、边品边读”的习惯,让诵读彻底地与文本感悟结合起来。

首先,学校教研组、年级备课组要起到统领作用。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让诵读教学大范围、有计划的开展。

其次,教师要敢于范读。虽然现在我们提倡“将课堂还给学生”,但我认为这与教师的范读并不冲突。教师的范读不仅可以激起学生的诵读欲望,重要的是,规范的范读可以适时提醒学生文句的重音、语调、语速,这对于理解文本时百利而无一害的。同时,这也是教授学生朗读技巧的方法之一。不过在范读时教师需要注意:必要时才范读、有指导性的范读、不“喧宾夺主”,课堂是主体永远都应该是学生。

再者,在诵读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的教给学生必要地诵读技巧。比如普通话的标准度,克服聊城话中z、c、s和zh、ch、sh不分、j、q、x尖音、声调发音不准等情况。告诉学生不一样的感情要用不一样的语气、语调、语速来读,让学生“真正”去读。

四、让诵读课“本真”起来

语文课堂“作秀”要不得。我感觉,要改变这种“作秀”的初衷,首先还是得从教师本身做起。做一名对学生负责、对教学负责的教师,就要关注每一堂课学生的最大受益度,而不是自己的得失。如果把课堂定位在自己的“表现”上,怕批评、怕听不同意见,那么“作秀”的课堂就永不会停息。

当然,教育教研领导、学校领导在听评课时也可以适当调整方法、改变评价机

制,给语文教师更大的发展空间,让本真的老师、本真的朗读、本真的孩子们回归公开课的课堂。

    以上是我对诵读教学的一点切身、浅显的感受,还有很多问题亟待我们去发现、去解决。无论如何,朗朗的读书声的回归都将是我们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突破,都将让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焕发新的光彩。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2)《高中语文朗读能力的教学对策探讨》,姚娟,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

(3)《浅析高中语文课堂口语训练的途径》,张建辉、康燕,2009年 

编辑:网校客服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鲁ICP备09061301号-1
联系地址: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东昌西路37号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