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至12日,我们一行11人在赵校长和王校长的带领下,到河南鹤壁高中和山西长治二中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学习。如果说以前去衡水中学等名校学习带给我的是震撼,那么这次的学习就是对我头脑的一次洗礼。下面我就谈一谈这次学习的过程及给我的感受。
感悟一 :改变了价值观,提高了认识,坚定了信心。
这次学习我们先后听取了五个老师的经验介绍,他们各有所长,在不同方面都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权记红、许军泽、李新国老师这三位老师,他们十几年或几十年如一日的默默付出,从不抱怨,甘于付出,乐观积极。他们看起来普通平凡,也不能言善辩,不像我们过去所学习的那些教育大家,给我们遥不可及的感觉。他们展现给我们的不是高大上的理论,而是实实在在的很接地气的想法与做法。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也在不停地做着反思。他们的有些想法,我有的也想到了;他们正在做着的,有的我也曾做过。与他们不同的是我缺少坚持,且有些工作精细度不够,缺少强有力的落实力和执行力。从他们身上,使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只要用心付出,全力以赴,把工作做细、做实,坚持做,长久做,成功自然就会成为一件水到渠成、果熟蒂落的事情。通过这次所看、所听、及与他们面对面的交流,也更加使我坚信了赵校长所说那句话“优秀生是培养出来的”。下面我简单介绍我眼中的这三位老师。
首先给我们做报告的是一名叫权记红的数学老师, 05年毕业,两头占着算工作11年,大约三十露头。鹤壁高中有三个宏奥班,在2014年的高考中,清华北大人数分别为0、3、11,就是他班,出了11个清华北大生,因为工作突出,被提拔出副主任,现在任高二的年级主任。年轻的他用自己的人生经历诠释着只要付出就有收获,只要肯干、任干、会干、实干就会出成绩。他的许多做法都使我心生敬佩。我举其中的三个方面:第一个是他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在他上班的最初三年里,作为班主任,为做到手勤、腿勤、嘴勤,他每天都去学校,就只有一个下午因为睡过头了没去学校,还被领导看到了;第二个是他精细化的管理和强有力的执行力。比如他说,一位高中的校长说过所谓德育工作就是三声:口号声,读书声,歌声。为打造激情燃烧的班级,他要求口号声必须响亮,盖过所有班,喊出气势。为达到口号响亮,他亲自督促,学生嗓子喊哑了,休息好了再喊,哑上三轮回后就不哑了,也达到了气震山河的效果。再如就是他和科任老师结合把早读分段,后几分钟采用抽查的方式进行检查,同时他提出作业要有布置,有落实,有检查。落实一定要刚性,老师一定要硬,检查作业不能打折扣,做不完就不让上课,他举了一个例子;有个学生作业没完,他罚他一天做10套理综卷子,否则不让上课,最后学生做完了,这个学生从来没想过自己一天的时间做十套卷子,从这件事上也很受启发,他觉得自己很有潜力,能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最后考上北航。第三点就是他的坚持与执着。他十年如一日的勤奋工作,他说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也在坚持。在这里,权老师举了一个名叫张强的学生。最初年级200来名,选苗成立60人的特训班时,他考80名,当特训班缩减为40人时,他考60名,30人时,他考40名,反正就是进不去。可是这个学生一直没有放弃考入清华北大的梦想,就死皮赖脸的求老师进特训班听课学习。一直坚持着,在14年的高考中考了河南省59名,通过走航母计划升入清华。权老师用他的“责”“严”“细”“实”“智”“干”成就了他的事业。最最让我欣赏的就是他的积极心态和和乐观态度。在整个报告中,权老师没有一句抱怨的话,反而是很享受这种奋斗过程,从而做了一个幸福的逐梦人。就像他在最后结束语中写的那样:我本想唤醒学生潜能,激励学生成长,却带动了我的成长;我本想帮助学生走出心灵困境,却帮助了自己治好职业倦怠症;我本想给学生一把伞,带着他们走出青春的雨季,可生活却赐予了我明媚的阳光。相遇学生,是追求路上生活赐给我的恩典,我从中体验到了幸福和成功。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不是在付出,我是在得到;我不是在奉献,我是在收获。
在尖子生的培养等方面另一名年级主任李宪春主任做了更多的介绍。他们把自主招生的复习、备考工作应看作是与高考相适应、相促进的一项工作,全力以赴的去推进。主要有三点做法:思想引领;学生交流;特殊训练。选好苗,培训好老师,然后。由宏奥班的培训老师单独出卷、单独评讲,定时训炼学生。时间分配很精细。定期在特训班召开精英论坛,尖子生学术交流会。要求特训班老师为所辅导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备考方案,对被指导学生面批各科试卷,指出优点、提分增长点和存在问题,为学生解决一到两个存在问题。上课多提问、定期谈话,多鼓励加油,增强必胜的信心,同时注意学生身体、心理等,全面把握学生动态。
第二位老师许军则老师是全国劳模,享受国务院津贴。今年受到习总书记的接见。他采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先育人后育才,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引领,德行为先。他对学生进行严格而又细致的规范指导,他说,细节是关键。小到如何扫地面,比如一块抹布,如何写请假条,学生的草稿纸,学生的A4纸的总结,许老师不但提要求,而且注重检查和矫正。他用两年半的时间来纠正一个邋遢的学生的桌面保持整洁。最后这个学生考上北航。身为一名英语老师,许老师从多方面多角度的了解学生,他不但自己英语带得好,还对其他学科的情况也了如指掌,摸得非常清楚。比如化学学生学到哪儿,难在哪里,如何联合科任老师去做相应工作。作为两个精英班的班主任,为了突出尖子生意识,同时让学生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他要求学生每天中午放学后20分钟,在教室里进行相应训练或无声自习,晚自习晚20分钟放学。为此,他也成了学校每天离校最晚第一人。许老师关注学生,把控学生,引领学生,用他的一个个的教育小事件,让人知道教育无小事,事事皆用心。做教育不能拔苗助长,急功近利。使我更加相信“尖子生确实是智慧和汗水交织的结果”!就像前面三个宏奥班清北人数为0、3、11一样。偶然的背后一定有必然的因素!
如果说前面两位老师高处不胜寒,离我们很遥远,他们不是带宏奥班就是带精英班,一直享有优质生源,拥有更多的机会培养名牌生,带出清北生,而我们一般老师不是都有这样的机会的。那么我下面要介绍一位名叫李新国的普通班的班主任,从他的身上我们会有不同的体会。长治二中分三个层次:精英班、尖子班、加强班,加强班就相当于我们的普通班。11年他所带的加强班60名学生无一人达二中录取分数线,属于高价生吧。李老师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用他超乎常人的耐心、爱心、诚心、信心走进学生心里,用理想和信念激励学生,用他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就是这样一个不善言谈的人,在14年高考中他的60个“高价生”全部考上本科,12人考上一本,30人考上二本,18人三本。其中一人还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老师用他的事迹说明只要我们肯下功夫、愿下功夫、真下功夫,“青石板上不但能种出庄稼”,还能在“青石板上创高产”。
感悟二:名校宣传让人振奋,挖掘出学生负重奋进的学习热情。
长治二中是一所百年名校,坐落在威名遐迩的隋朝建筑物上党门的西侧,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进校的办公楼前的电子屏幕上不断滚动着喜报贺学校29年连冠、某某学生以680分被清华大学某系录取,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照等等……它们就像一种文化渗透到每个学生心中,更像一根鞭子激励着学生,一定要考名牌、上名牌!
感悟三:责任在肩,我们将一路同行,共同成长!
在回来路上,我还们还激动不已,回家放下行李就奔赴教室,迫不及待的想把我们的一些体会转达给学生,给学生开了个小班会。这里还有个小插曲,举刘文恒的例子。小纸条,部分承认,开完班会后,他又主动找我进一步坦白。
在周五开的交流会上,我们高一和马主任、刘海生主任讨论今后如何抓,怎么做,我们在备感压力的同时又暗自庆幸,我们是高一,一切还来得及,有时间和机会来完成三年育人计划。年级组刘艳红主任这两天马不停蹄地给我们分层开了4个会,把她这两天所看、所学、所感给我们班主任老师像留声机一样具体而又带激情的给我们班主任一一传达,同时征求了年级顾问及部分班主任的意见,在思想上达成共识。对以后的工作作了一些前期部署。要求1、一定要狠抓班风,以好的班风带动好的学风。2、要求各位班主任联合科任老师一定低重心教学,把高一根基打牢。3、从德育入手,抓好常规管理,做好养成教育。像早读前如何进行心灵净化,从读书的姿势、大声读、规定时间完成具体任务等方面进一步规范,把工作进一步做实,做细、坚持做、长久做!4、加强年级组、老师们的检查力度。做到有布置、有落实、有检查!5、针对刚刚过去的期中考试,做好成绩分析,逐步开展全年级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会及表彰会、班组会、家长会。6、针对两次考试成绩做好尖子生选苗工作,除了像王校长说的培优在平时外,我们对周末的培训也进行一系列的安排。为了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我们将三个不同层次的班分别改名为精英班、英才班、超越班。今天早晨,我们在逛得的时候可喜的看到班主任们都在教室里比以往更加激情的开班会,动员鼓动同学们向更高层次的班级挑战。
现在是个大数据的时代,最后我用两个公式来结束我今天的学习汇报,
1.01365=37.8 1.02365=1377.4
0.99365=0.03 0.98365=0.0006
积跬步以致千里, 只比你努力一点的人,
积怠惰以致深渊。 其实已经甩你太远。
祝愿我们都能做一名幸福、快乐、有成就的老师和班主任!
谢谢大家!